针对可能出现的汛情,要加大重点部位重要区域盯守,加大对山洪河道、小水库、淤地坝、缓洪(调蓄)池、煤矿、非煤矿山、危化企业、危旧房(窑)和校舍、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低洼易积水区域、排水排滂设施、城市轨道交通、旅游景点等重要设施、重点区域、薄弱环节、易险区域、人员密集区域等的巡查排险,切实做好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滂等防范和应对工作,提前落实各项措施,及时发布预警信号,设置警示标志,随时准备组织转移避险,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我市各级救援队伍已经做好抢险救援应急准备,各种抢险物资已经准备到位,重点地区、险工险段已经提前预置队伍和设备,确保随时处置突发情况。各级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相关人员全面值班值守,保障防汛指令、信息畅通,确保险情灾情第一时间接收处置。(杨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