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筑牢“压舱石” 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表现亮眼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高6.3个百分点,比全国、全省分别高出6.4、1.9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四、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第一。

  工业投资完成额为近6年最高水平,同比增长28.4%,工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今年一季度,我市工业经济表现亮眼,主要指标增速靠前,为经济社会发展开局企稳发挥了“压舱石”作用,顺利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规上企业发力  存量增量齐涨

  从企业看,全市809户规上企业中,529户企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占比近三分之二,产值占比76%。富士康、太钢等企业继续发挥顶梁柱作用,比亚迪、长城电源等新项目成为重要拉动力量,山西电机、蒙牛乳业等高增长企业贡献率提升,共同夯实稳增长基础。

  从行业看,全市35个行业中,23个行业增加值保持正增长,占比近三分之二,增加值占比75.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焦化、燃气等重点行业均实现快速增长。

  工业用电量一季度增长15.6%,工业出厂价格指数上升30.3个百分点,整体处于产销两旺的稳健通道。

  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为确保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他们多次就首季及全年目标分析研判、安排部署,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入手,明确“抓重点企业、抓关键行业、抓重大项目”三个主攻方向,以包联帮扶、入企服务为依托,强化与各县(市、区)、开发区和能源、统计等部门上下协同、区域协同、部门协同,聚焦重点难点,精准对接攻坚,力保工业经济在较高增长区间持续稳定运行。

  聚力项目建设 保障稳产增产

  从工业投资结构上看,我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3%,占全市工业投资的80.1%;新兴产业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59.4%,同比增长102.3%。市工信局分析认为,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今年,我市以全产业链培育工程为载体,围绕特种金属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新型化工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基新材料等六大产业集群,聚力项目建设,按照“一企一策,分类实施”的原则,加速发挥增量拉动作用。进入二季度,重点推进华阳中来单晶电池等高产值项目尽快投产,推进乙二醇、工业高纯氢、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凯赛(太原)生物癸二酸、源瀚蓝宝石二期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及早达产达效。

  同时,全力保障重点企业稳产增产,重点推动年产值过百亿的富士康、太钢、西山煤电、美锦、梗阳、太重、山西天然气等大户企业稳产增产;创造条件促进比亚迪、太钢大明、山西电机等高增长潜力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按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要求,分类施策帮扶指导,尽快帮助负增长企业扭负为正。

  工业稳则经济稳。政策给力、企业发力,太原工业经济的韧性和潜力日渐显现。

  记者  丁  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地方新闻
   第05版:时事新闻
   第06版:视点
   第07版:作品
   第08版:公益
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论述
太原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凝心聚力齐抗疫 携手共画同心圆
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表现亮眼
我市发布知识产权状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