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数字化“三维交通”
中科路恒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从2015年开始,公司致力于三维数据的采集及三维地形模型的生成研究。2017年,推进卫星遥测地形图与无人机测绘数字技术在交通设计方面的研发和应用,实现从传统二维平面地形图到三维高清倾斜摄影模型的转变,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探路先锋。2020年,实现了在三维高清倾斜摄影模型中进行道路正向设计,设计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的前列。
数字化赋能,让道路交通设计充满了“智慧”。“二维向三维的数字化变革,让以往的数据、图纸交付转化为三维实景图形和数据一体交付,具有直观、精度高、可量测、信息丰富、沉浸感强等优势。”何进说,交通道路施工难度之大不言而喻,通行、安全、环保等方面要求高,突发状况频繁。通过广泛使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和新型激光雷达,真正让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建筑物等,实现数字化三维重建。
在中科路恒技术中心的“工地大脑”里,副总经理李会东调出了沁水县的一条智慧快速路的数字化三维实景设计方案。“无人机航拍飞图采集,加上实地勘察,设计方案集成了工程沿线周边环境、桥梁、道路、地下管线等相关信息数据,我们可以根据客户需求不断调整、尝试,设计出最佳方案。”李会东通过鼠标操控,山林田草三维立体实景不断缩放、旋转,点击相应点位,构件状况、占用面积、管线布局等信息一目了然。
“比如建设一高架桥承台,需要打10根基桩。每根基桩既不能与地下管线碰撞,又要最大限度节约土地。以前,此项勘测加上设计,10人团队反复研究论证,一两个月才能完成。”李会东说,现在,数字化呈现三维实景地貌图后,一个较为成熟的设计方案,四五天就可以形成。
2017年以来,通过建设二三维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公司先后完成了晋城市洞头村旅游公路改造工程、阳城县阳高泉至张峰道路工程等千余项道路工程的勘察设计,在业内树立了良好口碑。
打造智能化“道路样板”
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首先须有数字化的智能汽车,其次应走适配的数字化智能道路。
“在高速公路上自动驾驶,如果道路标线因雨雪天气遮蔽,车子无法识别,会带来极大风险。”谈到何为智能道路设计,总工办主任林丽芳介绍,要把如今的交通道路枢纽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升级,推进三维高清摄影实景的创新应用,实现交通设施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养护的数字化智能建设。“最终目标,让车子和公路能够互相‘对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车路协同。”
目前,由中科路恒创立的山西省交通道路设计数字化技术创新中心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包括:基于人工标定的智能交通参数检测方法、适用于公路交通的事故预警装置、无人机道路桥梁设计监控一体化平台、山区干线公路高位路段辨识方法、自动驾驶识别的道路标线及其控制方法等多项成果。
作为高新科技企业,中科路恒引进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专业工程师和硕士研究生,与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开展科技项目研发,加强与深圳大疆无人机公司、美国加州规划署等合作方的资源优势互通。目前,该公司在晋城市、运城市和新疆乌鲁木齐市均设立了分公司,拥有在册正高级工程师8人、高级工程师37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186人。何进表示,中科路恒将在技术创新中,攻克转化一批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培育出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我省交通道路数字化创新跨越发展。
记者 梁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