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泉眼复流见证太原生态蝶变

  宋鹏伟

  “索村稻田里泉眼复流了!”“花塔村稻田公园里也有多处泉眼复流!”“王郭村的‘冒泉’复流能满足上千亩田地的灌溉……”近日,晋源稻作区多处泉眼复流的消息接连传来。省水利厅专业人员实地调研后给出专业结论:索村泉水与晋祠难老泉为同一水系,证明晋祠泉域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从“千泉之省”到一度断流,再到今天的接连复流,佐证了发展理念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影响。我们要什么样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给出了明确回答,“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生态核心,没有水就没有生态,就没有文明。山西岩溶大泉数量多、分布广、流量大,被誉为“千泉之省”“华北水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晋祠大米的品质保证就是高质量的地下水。地下水一度被超采,导致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山西痛定思痛,着眼地下水超采治理这一核心任务,形成了“省级抓总、市级协调、县级落实”的超采治理工作机制,并颁布了一系列条例和方案,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工作。以晋源区为例,2008年之后,当地采取了关停煤矿、搬迁高耗水企业、延伸市政自来水管网、水源置换、关井压采等多种措施,使得地下水位实现喜人回升。

  拒绝超采,修复生态,通过探索“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制管理”办法,看不到的地下水正在积蓄,被动局面正在扭转。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方位、多措施强力推进水资源综合治理,补短板、强基础、谋长远,从而使得水生态治理日渐成效,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泉眼复流启示我们,短视开发没有出路,生态修复建设必须持续推进,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泉水叮咚,是生态友好的动听歌声。不独泉水,经过四期改造,汾河太原城区段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全面完工,蓄水总量达3000万立方米,汾河流域太原段国考断面全部消除劣Ⅴ类水体,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空气质量方面,今年1月至4月,太原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9位。太原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已经可以感同身受,各项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蓝天白云成为常态。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壮士断腕的决心,离不开科学精准的结构性治理。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友好,泽被万物,泉眼复流即是太原生态蝶变的最好证明。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为太原的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底色。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地方新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际新闻
古交市推广谷子旱作新模式
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 暨作品大赛(山西赛区)举办
三大领域全面推行承诺制度
泉眼复流见证太原生态蝶变
七家单位入选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中小企业可申报特色产业集群
两位学者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太钢热连轧厂改造灯具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