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身处数字时代,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常态化趋势明显。截至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91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互联网在帮助未成年人拓宽视野、丰富认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实中,网络信息纷繁芜杂,暴力、低俗、诱导充值打赏等问题屡禁不绝,扰乱网络秩序,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一些平台功能设计不够合理,保护机制不够健全,加之未成年人分辨力、自制力不高,容易出现网络沉迷现象,影响身心健康,甚至会扭曲人生观、价值观。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不可小觑。
暑假是孩子调整身心、提升自我的好时机,也是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高发期。假期时间较为宽裕,如果安排不当,孩子容易出现网络沉迷问题;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这一特点,对未成年人动起歪心思,相关网络诈骗高发频发。此前,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已连续多年开展。驰而不息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让孩子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暑假,是广大家长的期许,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整治既有老问题,也有新动向。其中,网络诈骗、不良内容、网络沉迷等问题由来已久,但由于调查追溯难、有利可图等原因,不法分子一再铤而走险。也要看到,有害内容隐形变异、新技术新应用风险等问题首次被列入专项整治。从以谐音词、表情符号等形式传播不良内容,到利用“AI换脸”“AI一键脱衣”等生成低俗色情图片视频,再到利用所谓“阅后即焚”的密聊软件诱导实施违法行为,不法分子翻新作案手段,不法现象更加隐蔽,为网络治理提高了难度。唯有靶向施治,才能治出效果、管出成效。
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需要多方参与、综合施策,也需要破立并举、标本兼治。一方面要加强日常监管,压实网站平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体责任,全面排查自身产品服务,强化重点环节内容管理,从源头提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从严处置处罚,将违规账号禁言、关闭、纳入黑名单,让存在突出问题的网站平台下架、关闭,对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慑。有关部门从深从细全面整治,从严从重处置处罚,定能遏制问题蔓延,还网络空间以天朗气清。
一些孩子之所以在虚拟世界寻找寄托,正是由于假期生活过于单调,家长疏于管理陪伴,缺乏体育锻炼,劳动实践、亲友相聚等活动。期待家长、学校、社会各方携手,汇聚关心未成年人的合力,帮助孩子提升用网能力,合理规划上网时间及事项,同时培养更多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让更多未成年人在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假期中安全用网、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