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应急管理部向全国推广了太原市专家查隐患的工作方法。
政府买单 长效机制
早在2019年,太原市政府便下发了《应急管理专家聘用暂行规定》,明确了聘用专家工作职责和政府在专家团队管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规定》指出,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或技术机构(协会)等单位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均可入选应急管理专家库,同时规定政府为专家服务进行集中采购和统一管理。专家相关福利待遇等,由市财政统一支付。
建立由专家查隐患工作机制是安全监管方式上的一种创新,尤其对2019年刚刚整合完成的市应急管理部门,该机制有效填补了执法力量的不足,使有限的执法力量可以集中向有重点事故隐患的企业集聚,形成集中攻关态势。
市应急管理局一位执法人员介绍,在专家查隐患机制之前,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曾遭遇过对隐患整改推诿扯皮现象,甚至一些企业用拖的方式来对抗检查,原因就是检查执法人员对行业安全管理生疏、好应付。有了专家介入,企业态度也随即由对抗变为自觉,主体责任逐步得到落实。
数据显示,至2022年年底,我市应急管理专家库成员涉及15个行业,共计596人。今年,随着重大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深入进行,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全市形成“专家查隐患、部门促整改、企业抓落实”的常态化机制,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提供决策 专业指导
市应急管理专家主要职责是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指导企业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完善规程、开展检查、整改隐患、评估管控风险、组织宣传教育培训、抓好信息化建设、改进工艺、淘汰老旧设备、完善预案体系、组织应急演练、推进标准化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制定全员责任清单等,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实现本质安全;及时向企业所在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反馈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投资400亿元的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区,就是充分听取专家们的多次会商意见,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开工建设。专家们还将在园区建成后,为园区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专家会商的意义在于,能够为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一个独立、全面、客观的安全评估,给出安全建议和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公共安全水平。
健全制度 夯实责任
实际督导检查中,我市要求专家们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要求被检查企业强化隐患治理效果,必须实行隐患首查负责制、隐患跟踪问责制、隐患整改负责制、重大隐患备案制,确保隐患闭环整改,达到专家入企检查的目的。
在煤矿、危险化学品等行业,我市采取“五人小组”巡回监管检查机制,效果良好。万军、李华、郭鹏方、白瑞峰和李翔组成的“五人小组”,在今年二季度负责对马兰、西铭等矿进行检查。他们介绍,3个月内,他们每周要对包保的每座煤矿巡回检查1次,每月对每座包保煤矿做到全覆盖对表检查。“五人小组”重点监督煤矿是否按批准的年度采掘计划进行开拓部署与采掘生产、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执行情况、特殊工种岗位人员持证上岗情况、高危作业情况、防范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发生。
在县区层面,政府购买服务聘请专家,为安全发展提供帮助取得了良好效果。杏花岭区引入第三方工程安全督导专家团队,有效实现了对在施工工地的安全督导。工程安全督导专家组对全区“三供一业”改造项目、建筑业、市政工程以及拆迁改造等项目的各个流程和微观环节进行督导,并以智力支撑改进区域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和过去的企业聘用安全监理单位差别较大,杏花岭区的工程安全督导专家组直接向杏花岭区政府负责,专家组模式跳出了工程合同所约定的甲乙双方企业层面,有效阻断了相关隐性利益、避免人为干扰等因素,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安全生产现状。
杏花岭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引入工程安全督导专家组前,囿于行业监管部门专业人员和知识的匮乏,对辖区内在施工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呈现碎片化,多级多部门的监管始终无法形成合力,特别是微小型在施工地存在监管空白和盲区。此次通过委托专家组服务,利用专家组强大的人力资源构成和集体智慧,有效延伸了政府监管的触角,可为正确行政执法提供有效依据和重要参考。杏花岭区政府引入第三方服务的方式,破解了原有属地监管专业能力薄弱的难题,大大强化了工程安全督导作用,实现了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从而使政府服务功能更加有效。
发挥才智 入企纾困
作为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举措,安全监管不仅要求严格执法,而且还要具有执法温度。
今年上半年,晋源区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技术专家团队在对山西立业制药有限公司安全检查工作中,发现该企业现使用一台蒸汽锅炉管理制度中安全管理和作业指导依据不全,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专家组立刻进行指导帮扶,依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锅炉安全技术规程,帮扶该企业编制建立及完善了锅炉使用管理制度和规程,规范了药厂锅炉使用管理必要的安全技术要求标准,保证企业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了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企业“不懂安全、查不出隐患、提不出整改措施”是安全监管的难题。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有责任感和紧迫感,但往往苦于企业自身情况所限,很难找出矛盾根源。专家团队的出现,给他们提供了指导,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难题。
今年5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但一些企业对其了解得不全面、掌握得不到位。我市立即组织相关专家,对水、电、气、暖、通信等有限空间作业较多的重点行业领域进行了三期有限空间作业专题教育培训,还向“五类化工企业”“三类重点人员”开展了工伤预防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还对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5个重点群体和29个企业职工培训工种全部明确了有限空间作业培训内容。
培训成本为零,安全效益无限。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太原市优化营商环境与安全监管实现了有机统一,安全稳定的环境为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正向激励 先进引领
为确保专家意见得到有效落实,我市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能够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对需要阶段推进的,立即部署,限期整改;对需要长期整治的,持续发力,按时序进度稳步推进,逐步重点突破,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杜绝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纸面整改。
专家们在企业检查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最终将成为考核行业监管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如此厘清了政府、部门和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各方责任的有效夯实,打通了跨行业安全监管的壁垒,使不同监管部门间形成合力,加快了全市重大隐患清零的步伐。比如在高空坠物专项整治工作中,城管、住建以及属地部门都能通力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对老旧高楼立面及广告牌匾进行隐患排查,立行立改,成为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以来的亮点。
为确保专家团队的工作热情,我市还通过精神鼓励和社会荣誉等方面进行正面激励。2022年,我市公布首批8名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专员先进事迹,向全市推广他们的监管经验,专家团队合力和个人智慧得到充分展现,形成了正向积极引领,成为全市安全生产持续向好发展的重要成因之一。
记者 申 波 通讯员 王清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