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银针送健康

——记市人大代表、省针灸研究所主任医师吕玉娥

  每周二上午,山西省针灸医院针灸科排满了患者,出诊的吕玉娥整整一上午都停不下手。只见她指夹银针,认真地寻找着穴位,随着一根根银针捻入穴位,患者痛苦的表情也逐渐松弛下来。

  吕玉娥是我省“三晋英才”高端领军人才,同时也是一名人大代表。在医院,她妙手仁心送健康;在人大代表岗位上,她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学医先学德”这是吕玉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吕玉娥深受其父——国医大师吕景山的影响,从小耳濡目染,渐渐地喜欢上了中医。在传授她医术之前,父亲先让她牢记“优良的德行是中医的精髓”。这句话始终伴随她的行医生涯。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一位患者家属找到我家,请父亲为他家人看病。当时患者出不了门,路途又远。父亲没有丝毫犹豫,记好地址,约好时间。” 吕玉娥说,父亲骑了1个多小时自行车,才到达位于城郊的患者家中。随后几天,父亲又一连奔波了3趟,直到患者病情好转。

  这件事深深地印在吕玉娥心中。从医20余年来,她始终以父亲为榜样,尽心竭力服务患者。

  一位从偏远农村来的患者,病情危重且经济困难。面对患者的复杂病症,吕玉娥翻看了大量中医典籍,根据病情开出了药方,并自掏腰包为患者抓药。在她的精心治疗下,不到一年时间,该患者病情大为好转。

  有一天上班,吕玉娥快到医院时,远远看到患者和他的老母亲站在医院门前,他们拿着自家种的花生特意来感谢吕玉娥。此时吕玉娥心中不仅有温暖,更多的是欣慰。

  吕玉娥不仅自己践行“学医先学德”,也要求自己的学生这样做。“博大精深的中医医术要代代相传,良好的医德同样要延续下去。”她说。

  凭借刻苦钻研的精神,吕玉娥在中医领域成绩卓著,她主持科研项目16项,建立12个国医大师工作室分站,将“针药对法”这套具有原创性、唯一性和引领性的理论体系传承创新发展,提升了山西中医在省内外科技领域的知名度。作为山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第二批山西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带教上千名实习医师,培养61名进修生、25名硕士研究生和近百名中医优秀骨干人才。她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平均年出诊量3000余人次,为群众针灸治疗1.5万余人次。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吕玉娥认真参加人大组织的学习、培训、视察、调研、接待选民等活动,坚持做到人到、心到、口到,努力做到工作有能量、发言有质量、建议有分量。

  围绕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吕玉娥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交流研讨,先后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建议》《关于加快我市中医药大数据产业发展,促进我市中医药高质量传承创新发展的建议》《关于把太原市建设成为国家现代中医药示范强市的建议》《关于建立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建议》等多项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多次被确立为重点建议督办落实。

  “我是一名人大代表,也是一名中医医师,双重身份赋予了我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吕玉娥表示,将积极履行职责使命,把代表工作融入本职工作,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和利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为中医药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 李俊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地方新闻
   第03版:省直新闻
   第04版:视觉并州
   第05版:理论/评论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视点
   第08版:龙城交警
小店区:聚力集智“创先夺优 领先领跑”
小小银针送健康
我市推动重点领域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迎泽区:推进首善之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城管系统努力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
农业生态环保技术科普宣传活动展开
“山西造”风电塔筒首批产品在并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