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老年人健康,不仅有专业的老师和教练,还有专业医生的长期守护。兴华街道借助邻近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的地理优势,联系各科室医疗专家,每周下沉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居民开展免费医疗服务。
日常保健、健康检查、文体活动……这些老年人的关注点正是兴华街道日常工作的着力点。近年来,该街道不断创新为老服务模式,形成了以“居家、社区、机构”为载体的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架构,用心用情打造“有爱、有善、有暖、有伴”的幸福养老圈。
兴华街道辖区居民的老龄化率较高,老人食有不便、乐有局限、医有不足等老龄化问题在这里集中显现。兴华街道以加强网格服务为突破口,通过用心、用情且高频率的网格员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去年,滨体社区第五网格员王瑞敏在日常巡访过程中,及时阻止了一起电信诈骗,帮助社区居民避免了18万余元的经济损失。
通过细致的网格服务,兴华街道将有居家养老需求的112名老年人筛选出来,结合相关惠民政策,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为老人提供助急、助医、助餐、助洁、助行和助浴等方面的居家养老服务。
在解决特殊老年群体需要的基础上,立足让大部分老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兴华街道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统筹社会力量,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开办了7处社区食堂,加装了130部电梯。同时,联合市、区两级相关部门,打造了滨河社区“老年幸福院”和千峰北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公益康复等方面的服务。
如何增强老年人的社会认同感?兴华街道搭建起“银龄志愿服务队”平台,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老年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劝导、治安巡逻等工作,在丰富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让老年人享受到来自身边居民的赞扬和鼓励。
该街道还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老年大学等阵地,定期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手工制作、趣味运动会、联欢会等各类符合老年人需求和兴趣的文体娱乐活动,帮助老年人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兴华街道滨体社区专门为老年人开办了电吹管班,学员刘国柱说:“年轻时就喜欢吹奏这类乐器,可是没时间学。退了休在‘家门口’实现了年轻时的梦想,真的非常开心。”
记者 王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