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与我等同窗前,张敏供职于太原西山杜儿坪煤矿。因其急公好义,仗义疏财,又满腹翰墨,善出谋划策,威望甚著,矿工兄弟尊其为大哥,颇具气场。拨乱反正后科场大考,此兄遂赴棚,一举中榜,入得晋省第一学府山西大学,就读历史学系。惜却是另册走读,有座位而无床位。为求学方便,借省委党校旁寒舍而居,并邀一刘姓同窗,引得同居者令堂生疑,暗查明审一番。
某日冬夜,同居者周末回家,此公独卧。熟睡至二更许,煤烟满屋,幸中毒未深,自救成功,逃过一劫。老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此公羞于声张。
该冬又一日,宋、张等三位小同学因违规买月票,被派出所警察教育。此公闻讯后,竟倚老卖老,冒充班主任,大摇大摆前去捞人。一顿冠冕堂皇的厉言训斥,其三位“弟子”诚恳认错,民警深信不疑,遂放人归校。此亦属糗事,仍不便示人。
四年苦读,一朝圆梦,吾侪各得一含金量不同之“铁饭碗”。然此公并不如意,遂寻历史系领导求助改派。王成美书记果然成人之美,即刻挥毫手书一纸。此公大喜,未及回舍便携书疾走,至省政协大院,按图索骥,经向门卫武警打听信中姓名,顺利找到一相貌堂堂之男性领导,递上书信。该领导大为愕然,人家压根不认识写信之王书记,但并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竟将错就错,将此公介绍给史志办领导徐一贯。恰该单位急需期刊编辑,又有领导字荐,徐先生便慨然应允。此公大喜,频频叩首作揖,改派之事竟一蹴而就,可见此公造化。
直到工作半年后,当年王书记写信所托之人浮出水面,才将这一谜团揭开。原来王书记所托之人是他的同学,史志办人事处的一位女士,而此公却找了省政协同名同姓的一位先生,虽歪打却正着,可见当时这位领导的惜才情怀。
如今,此公早逾古稀,夏并冬琼,过候鸟生活,拒绝手机,更不上网,哪知人间还有微信。山西大学建校120年征文,此公迟迟按兵不动,直到截稿时日已过,才慨然提笔,手书一封,名曰“闲人闲话”,令当年同居者录入电脑,转发与我。然其八个“话说”,个个有料,妙趣横生,包袱迭出,拍案叫绝又捧腹不止。真张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