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绛县西吴壁遗址中的商文化

西吴壁墓地航拍图

陶单耳鬲、陶鬲

铜、陶礼器

  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以丰富的夏商冶铜遗存闻名于世。2022年7月至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合作,在遗址夏商冶铜遗存集中分布区东部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揭露出丰富的史前及夏商周等时期文化遗存,其中以商代墓地的发现最为重要。

  考古人员发现并清理16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按照墓圹规模和随葬品的差异,可将这些墓葬初步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它们葬俗相近,组成了一处族墓地。

  大型墓M16位于墓地中部,墓圹面积约9平方米,深1.2米。葬具为一棺一椁。椁保存较差。南侧椁板上摆放羊头和两条前肢,东、西棺椁之间的填土中各有一具殉人。棺保存状态较好。墓主骨架保存不佳,肋骨、盆骨已残失,初步鉴定其性别可能为男性。随葬品皆置于棺内,种类有青铜、绿松石、玉、陶、贝、漆器等。

  中型墓M8位于墓地西北部,墓口面积约2.2平方米,深0.74米。葬具为一棺。墓主俯身直肢,骨架保存状态不佳,初步鉴定墓主性别为男性。随葬品有青铜、玉、陶器等。

  小型墓M10位于墓地东部,墓口面积约1.5平方米,葬具为一棺。随葬陶器放置在棺内。

  经过对随葬陶器和铜器进行类型学研究,并参考以往研究成果,初步将这些墓葬分为早、中、晚三段。碳14测年结果表明,西吴壁墓地的形成时代大致在公元前16世纪至15世纪。

  对随葬器物的文化因素分析表明,该墓地主要包含商文化和土著文化因素,此外还发现了少量北方文化因素。商文化和土著文化因素共存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代初期,商王朝在处理与晋南土著人群的关系方面,采取了较为温和的策略。同时暗示晋南地区铜料的输出方向,除商王朝中心都邑外,可能还有北方青铜文化分布区。

  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所见大、中型墓葬已经形成了鼎(或鬲)、斝、爵的礼器组合,与夏代晚期贵族墓中的礼器组合有所不同,显示出商因于夏礼但有所损益的历史事实。出土青铜器种类丰富,与之共存的陶器时代特征明确,为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断代确立了可靠的年代标尺。

  大型墓葬M16是迄今所知国内二里岗下层阶段规模最大、内涵最为丰富的高等级商系墓葬。其葬者应是商代初期居住在晋南地区的高级贵族。由此可以进一步证明西吴壁遗址是晋南地区商代前期最重要的中心聚落之一,除向外输送铜料外,还肩负区域管理与对外交流等职能。

  商代墓地的发现,在西吴壁遗址中确认了一处性质明确的功能区,丰富了遗址内涵,为深入了解遗址的聚落形态变迁,探讨晋南地区商代人群构成、礼制源流,以及商王朝国家形态与统治模式等学术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来源:山西考古博物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龙城交警
   第05版:光影太原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文博
春耕话文物
黄釉琉璃走兽
唐朝鸳鸯卧瓷盒
《向导》周报与晋华书社
绛县西吴壁遗址中的商文化
太山悬塑形神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