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向着“中国芯”梦想进发

——记“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王朝阳

  王朝阳是个壮实的小伙子,剑眉朗目,一张周正的国字脸,聊起天来有些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仔细“挖掘”这份成熟的来历,可以嗅到一丝目标笃定、使命必达的倔强和坚韧。

  不久前,他获得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爱国修德类别的奖学金。 

  今年读大四的王朝阳,是中北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他所学的专业是为集成电路和微机电系统芯片设计、器件制造测试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个专业,是深思熟虑后主动“换”来的。

  “大一那年,美国停止向华为供应芯片,在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上处处卡咱们脖子。未来面临的挑战会更大,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王朝阳一边回忆,一边坚定地说。在他看来,个人的选择只有与国家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才不负这一趟青春之行。

  经过一年刻苦学习,王朝阳凭借专业综合测评第一的成绩,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从高分子材料专业转入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离他的中国“芯”梦想更进了一步。

  王朝阳的家乡在河南洛阳一个山区内,家族里走出多位军人。“大爷爷牺牲在朝鲜战场,小时候,常听长辈们讲他们在部队上的事儿。”耳濡目染中,一个观念深深地扎在王朝阳的心里:男儿郎就应当保家卫国。从硝烟战场到和平年代,时代在变,但植根在内心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虽然遗憾未扛起钢枪,但我坚定了走科研之路,为国防事业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为了让自己全面成长,大学四年里,王朝阳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和能力素养提升计划。他是入学后第一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加入中北大学教官大队,经过一年的刻苦训练,实现角色蜕变,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新生军训教官。课余时间,他苦练英语、计算机技能,获得9项创新创业类竞赛获奖证书,专业综合测评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

  “我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他们虽然给不了我优渥的生活条件,却给了我受用一生的品质:正直爱国、吃苦耐劳、不惧困苦。”王朝阳说,这是他获得的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疫情期间,王朝阳积极参与所在村镇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中,他带领团队开展调研,在家乡找寻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汲取前辈们留下的爱国主义精神财富,传承红色基因。“在红色革命文化的感召下,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将更加坚定报效祖国的信念,踔厉奋发,砥砺前行。”记者 王春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地方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视点
政企民联动 促就业保民生
高村乡为流动党员“充电”
向着“中国芯”梦想进发
小店区前三季度新增市场主体44536户
“两节”期间全市社会治安秩序良好
扎实做好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深入帮扶村 共谋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