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望仙封山记

  师郑娟

  数日前,友问我,若有人突然眼目失明,耳朵失聪,该如何与世相处?我一时语塞,茫茫然。直到经历了这一场大雪封山,县域断电,在与寒冷和黑暗相处的日子里,我才对此略有答案,遂记之。

  冬闲以后,我与几位志同道合之人,意在距离垣曲县城三十余里的望仙村谋划一些来年之事。这里地理条件优越,环境古色天然,又有圣贤故事和红色文化,因而,我们一致认为,它是我们理想的摇篮。

  半月前,“摇篮”已经热火朝天地投入了建设,为了方便工作,我也从城里的家中卷来了铺盖,就算在此安营扎寨了。可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雪,让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机缘巧合地也把我一个人搁置在山庄。这里房子很多,人却很少,乡亲们都搬迁到了城里。空荡荡的院落,偶尔有野猫跳过。

  我住的小院儿择一水泉旁边,日夜听它叮咚流淌之音,生活平添了不少妙趣雅意。这泉据说在尧王访贤之时用过,所以,选择居住这里,也就被一种荣光所庇,多了些许神圣感。沿此泉进入波浪形大门,有东房、西厦相对而坐。来人可踩上石阶,迈入拱形木门,便置身一处鹅卵石与灰瓦铺就的四方院落,抬头见过了在格子窗下摇曳的绿竹,再赏了风雨百年的梨树,移步走上四条红岩大理石,那就是我住处了,我给它挂名儿“坤柔居”。

  下雪的那个傍晚,我的小屋灯火温暖。当我注意到有雪降临的时候,小院儿已被棉絮覆盖,高低错落,洁白可亲。我惊艳于它的到来。美有时候是一种成全,像我为山庄的雪夜,点亮了小院所有的灯笼。在夜的黑、雪的白之间,红色更能抚慰岁月。

  我知道自己马上不能下山了,山下的同事打电话说一时半刻也回不来,那个晚上,我第一次拿着山庄沉甸甸的钥匙,斗胆做个临时管家,几个院落上上下下看护了一遍,陪着我的,只有一条叫作“旺财”的狗儿。

  再回到小屋,独自关门坐下,紧绷的心久久难以平静,不免也要思量雪后的生活。山庄的夜晚异常安静,尤其在我一个人的时候,听力也出奇好,窗外一点点风吹草动,我的耳朵都要仔仔细细跟着跑,心也会高高地悬起来。还好,有那么多的圣贤书,在我的床头,在我的桌上,平日挤不出来时间,正好借此可以静下来阅读。那个晚上,孔老夫子的精神占据了我的世界,睡得很安稳。

  第二天醒来,推开木门,大雪封山,我也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并且进入了四断(断路、断水、断电、断网)状态。也罢,素日追求清静的我,也算彻底自在了!大踏几步向前,且登南山坡去,凭高领略舜乡之风脉,看它统帅下的山舞银蛇之势,看它银装素裹中的锦绣平滑……与之遥遥相望的,是顶天立地的舜王坪,是多情柔美的皇姑幔,那是寂静中的繁华,是领略后的沉思。我贪恋于山川的美色,享受于村庄的静谧,恍如隔世,我进入了童话世界。我和我的影子在雪地上奔跑,在田野里撒欢儿,在鸟儿盘旋的山头,铺天盖地大字而躺,放空的身体又像飘浮在无际的海上,我已无我,山体即身体,河流即血脉。

  兴致褪去的时候,天已过了大半,彼时随我入山的狗儿,竟溜之大吉。拖着疲累的身体回到我的小院儿,语音呼叫暖气开启,坐在办公桌前,灯下写写我的笔记。忽然,眼前一抹乌黑,糟了,莫非电表欠费?于是,赶紧打电话给村书记,却说,他在城里也停电了。我靠着手机微弱的光,在抽屉里翻出了上山之前未雨绸缪而备的蜡烛,找来平日燃香的火机,顿时小屋黑暗散去。

  一人呆坐,不知所措。

  手机突然响了,华姐第一时间发来信息,说因为雨雪寒潮天气,高压电铁塔倒塌,导致全县停电,还不知啥时候能恢复,你还好吗?一个人在山里咋办呀?

  她担心我,我又何尝不是?初来乍到,这里人烟稀少。也许患难见真情的效应,我们的话比平时多了好些,但限于手机电量,她催我赶紧关机睡觉,时间19点5分。我独自坐在床头,烛光摇曳,外面起风了,树叶哗啦啦在院里翻腾,门也晃动,人是不敢出去了,只把小屋的门再次锁好,铺了被褥,吹了还剩半截的蜡烛,勉强睡了。

  一觉醒来,打开手机,2点10分,反复按了开关,依然黑暗。寂静一片。睡意已无,一个人蜷缩在被窝里,忍不住又点上了那半支蜡烛,思绪绵绵,如果烛光可以陪我到天亮,也不失为一个美好的夜晚,可我没有那么任性,蜡烛本身也不长久,看到它滑落了一颗大大的烛泪之后,我再次起身吹灭了它。烛烟的气味在这个夜里令人清醒,辗转反侧之后被窝也就凉透了,冻得哆嗦,遂又点了蜡烛,将衣柜里的所有衣服都压在了脚上,姑且安睡吧。

  未过多久,窗外叽叽喳喳的麻雀将我再次唤醒,屋里依然漆黑一片,不过窗帘的缝隙有灰色的光进来。被窝太冷,睡是不可能继续了,换作有电,定会先开了灯,开了手机,开了暖气,看看简讯或者靠在床头看会儿书,好友的早安也会如时而至,可这突然停电,网也没了,像一个重新排序的系统,令人无从下手。思来想去,农村幸好烧柴不愁,看来以后的温饱全靠它了。于是哆哆嗦嗦穿上衣服,缩着脖子,战战兢兢踩着积雪要到泉里去提水。刚下台阶,叭嚓一声人就翻在雪地里,莫名其妙,惊得喜鹊呱呱乱飞。我哭笑不得,觉得也无大碍,遂起身捡回水桶,万般小心。冰天雪地的水泉却笼罩着一层热气,氤氤氲氲,让我羡慕游动的小鱼,它们看似弱小,却有天地呵护,而我,靠谁呢?

  提水回来,抱着干柴生火去,口里一串冒着的哈气,像金刚葫芦娃吐出的火,他与妖怪斗争,我与寒冷拼搏。可烧火是小时候的本事,搁置多年未免生疏,反反复复总点不着,手上也被铁炉烫伤了多处。也许因为环境的恶劣,让我忽略了身体的疼痛,只是后来看到了累累疤痕,不免自问,何苦来哉?不过,每次看着小小的火苗在炉膛里以燎原之势跳跃起来,烧得水壶滋滋作响,冲开第一杯豆浆便是我的幸福时刻。

  火烧起来的过程,有个空档,我可以去扫院里的雪,等到回来,屋里暖了,水也热了。想起小时候,扫雪都是父母的事情,结婚后,扫雪就是男人的事情,如今一个人留宿在这陌生之地,不得不为自己开一条路,想想人生似乎也是这个道理,靠谁都不如靠自己。那些曾经的疼爱都会成为回忆,亲情的呵护、爱人的疼惜,哪个不是笑过之后,随着世事沧桑落在了心头?

  我时常赞叹人的机能强大,如我这会儿手里做着扫雪的事,脑袋可以作它的文章,眼睛又被墙上的篇章所吸引。这是一篇毛泽东同志生平事迹简历,当时为了打造望仙红色教育基地而编写上去的。配图是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开会的场景,整个人消瘦得厉害,颧骨很高,裤子补丁摞着补丁,异常艰苦,但他神情坚定从容。旁白:面对逆境,心向光明。我突然被这几个字打动,品咂几遍,精神豁然也增长了力量。

  第二天醒来,屋里依然寒冷阴暗,但心内莫名就有了动力和无所畏惧,穿衣、提水、生火,如执行号令一般迅速完成,之后就规规矩矩仰视着墙面背诵起来。一遍,两遍,三遍的时候,天空突然下起了冰雹,越来越大,沙沙作响,颗颗粒粒打在本就冻僵的脸上,割肉般生疼,无奈赶紧逃回去,可刚到家就停了,遂再次出来,一遍未完,又开始下,老天真是考验我!这次,下刀子我也不管了。必然读够所说的十遍。就这样,我的声音在寂静的山庄里回荡,我的心情在风雪里激昂。从开始的发音不准,字句不顺,到最后顺畅流利,一气呵成……

  中午的时候,邻居大姐踩着冰雪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南瓜面片,说:“快吃吧,头一碗就给你舀来了。”还有一位婶子,拄着拐杖,送来几个萝卜馅包子,憨笑着:“自家磨的面,黑!不好看,可好吃!”老乡们兴许都听说了我的情况,后来两天,不间断地总有人上门送馒头、柿饼、米面和蔬菜来。一时间,我的小院儿热闹起来,大家没事都来坐坐,我把火烧得旺旺的,茶水泡得香香的,招待着这些可爱的人,一片欢声笑语。就连山庄的野猫,都围聚了过来,一开始在我的房顶叫唤,此起彼伏的喵喵声,像饥饿的孩子哀求着母亲,难以抵挡,我拿着馒头往房顶上拼命地扔,它们争先恐后地抢。这几天干脆成群结队地住进了我的屋里,想赶它们没忍心,天寒地冻,活命要紧呀!

  经过这几天,我不仅掌握了生火的技术和窍门,还有了上山捡柴的瘾,看着白雪皑皑的山坡,露出的一个个枝丫,是我心头的一个个希望。那是大地给与人类无限的宝藏,是天无绝人之路最好的示范,没有电能怎样?天不是依然会亮吗?火不是一样能暖吗?回到生命的本质,我们还怕什么呢?

  ……

  当我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甚至享受在自给自足的状态里,有一天,灯亮了!电来了,虽然我不确定它会不会再次灭掉,但我已经锻炼出应变得失的能力,就像反复无常的人生,在好坏往复之间,虚度晨昏之时,你要为你的幸福做好准备。突然的断电,犹如失明,突然的断网,犹如失聪,你是在慌乱抱怨里度过,还是认识到万法无常之后的平静?左右你的,是外在的物质,还是内心的状态?

  此时,有些怀念那几天原始而淳朴的日子,那是一种自我检验,也助我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视点
   第07版:龙城交警
   第08版:作品
古城的地老天荒
蒲公英的故乡
望仙封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