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播发后,中国电信向用户发送短信提醒:“部分不良商家以积分过期需尽快兑换为噱头进行诈骗,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请广大用户注意核实信息来源,积分兑换请登录各平台官方地址进行处置,避免上当受骗。”
近日,“新华视点”记者追踪发现,仍有消费者不时收到类似的“积分到期兑换”短信。为何这一乱象屡禁不止?
仍有消费者反映积分兑换到劣质产品
河南消费者冯先生说,前些日子收到一条短信,“说我有3万多积分将在次日过期,并提供了兑换链接,署名‘服务通知’。”冯先生误以为是移动运营商的提醒,随即点开链接,以现金加7300积分为孩子购买了“价值”799元的“天才M6智能电话手表”。收到后发现手表做工低劣,两小时就没电了且无法退货。
记者看到,冯先生购买的手表背面贴纸有制造厂商名称,但未见产品商标及具体生产地址。经查,售卖该款手表的谷创优品积分商城,为深圳市历创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
北京消费者王先生在积分兑换平台上用429元和2.9万分购买了6瓶号称“原产地澳大利亚”的“奔富缤致PIN407干红葡萄酒”。记者发现,王先生购买的这款红酒与市场上每瓶售价500多元的一款澳洲知名品牌红酒在包装风格、字体设计等方面高度相似,极易混淆。
还有消费者反映,以积分加现金购买了包装及品名极其类似“SK-II”的产品,收到后发现竟是一款名为“SKINII”的山寨产品,退货无门,不敢使用,只能扔掉。
新浪黑猫投诉平台有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第四季度,黑猫投诉平台上,与积分短信相关的投诉量较上个季度环比增长超77%。
非法短信是如何群发的?
非法积分短信的发送号码一般以“106”开头。记者以“106短信”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发现,不少商家发布以“106”开头的短信“生意”广告,其多以“到达率高、转化率高、三网不屏蔽”等为宣传语。
记者询问上海一家自称可群发“106”开头短信的平台获悉,该平台针对个人及企业用户提供自助操作账号及短信套餐,收费为每1万条400元。
记者以化妆品网店店主的身份购买了该平台的“106”短信套餐,被告知可在短信中添加购物网站或网店链接。该平台工作人员提醒,短信内容需经平台人工审核,一些明显违法的内容不允许发送。
当记者询问能否发送包含“积分兑换”字样的群发短信时,该工作人员称,正规的短信群发平台不允许发这种短信。不过,经协商,在去掉具体积分数额后,该短信平台还是发送了积分兑换提醒短信。
而另一家群发短信平台则对记者表示,他们对用户行为无审核监督义务,用户因发送信息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由用户承担。
“网络安全法规定,电子信息发送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安全管理义务,知道其用户发送的电子信息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停止提供服务,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西南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仲裁学院)教师邱威棋说。
同时,邱威棋说,网络安全法还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如何加强监管?
“山寨货”“骗钱”“拖着不给退”……不少消费者反映,联系这些积分兑换平台,电话是空号或被挂断,客服为机器人回复,无人受理退货或受理后不予处理。
记者调查多家被投诉的此类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发现大部分公司注册于2022年至2023年,未见经营异常与处罚记录。
上当受骗的消费者冯先生表示,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后,被告知需要在3日内提交“被举报产品完整不间断开箱视频及全方位完整清晰图”。由于冯先生无法提供该视频,投诉被按证据不足处理。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顾伟认为,这些案例中,商家所售产品与知名商品的外包装在色彩、字体等设计元素上近似,极易使消费者造成错误判断,具有迷惑性,涉嫌违反商标法的相关规定,涉及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有运营商表示,消费者对短信合法性存疑时可以进行举报,监测到的号码属于诈骗电话、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的,系统会予以关停。不过,据了解,目前有消费者曾向运营商提交投诉,但30天过去仍未收到答复。
邱威棋介绍,网络安全法对网络运营者不履行处置违法信息义务、电子信息发送服务提供者不履行安全管理义务规定了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相应法律责任。
专家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可与公安机关、网信部门、运营商等共同建立违法线索同步机制,通过合作及时分享线索,协同共治,根除这一乱象。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据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