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同天气条件中如何精细化作业

气象专家为道路清洁“开方子”

  本报讯(记者 郜蓉)降雪(或降雨)后,立即清洗路面,减少二次扬尘;重污染天气空气湿度较大,适合湿扫或吸尘;因地理位置不同,秋冬季小店区、晋源区和清徐县比其他县区空气湿度大,最好不要洒水,宜采用湿扫或吸尘……在市气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我市现已实现通过气象数据分析为道路清扫保洁“支招”,借助科技的力量提供精准服务,道路的清扫保洁更加精细。

  7月底,市城乡管理局市容环境卫生中心组织了一场“不同天气条件下如何进行精细化作业”专题讲座,市气象局二级调研员苏晓燕为环卫人员进行了详细讲解。“夏季臭氧污染较突出,地面臭氧大部分是由我们活动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在高温、空气干燥条件下生成。找到问题根源,便可对症下药,晴天或少云天气,湿度较低时,环卫部门应在早晨及傍晚洒水、冲洗。中午时分,加大洒水、冲洗力度,既降尘又有效控制臭氧污染。”对于秋冬季的道路作业,苏晓燕也开出了“方子”。她说,在晴朗、少云且温度高于5℃、湿度低于40%的天气条件下,环卫正常作业;若天气为多云或雾霾,湿度偏高时,洒水会加剧污染,适宜湿扫。

  “若不依据气象条件选择相应的方式清扫路面,不仅无益于改善空气质量,还会加剧污染。”市城乡管理局副局长时中瑛进一步介绍说,气象与环卫部门联动,早在2005年已经开始,由气象部门提供天气信息,便于环卫人员灵活应对。2007年气象部门为环卫人员增加了手机短信发送服务。2009年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每天提供天气预报、重要天气预警等。2016年环卫与气象部门联合制定了《防治城市空气污染 洒水抑尘扫路指南》,近几年又不断修改完善。同时,还制定了《冬季融雪除冰气象服务方案》,借助气象监测不但预报雪量、强度,还会预测积雪深度。“这些数据不仅帮我们提前展开清雪除冰,还能为每年采购融雪剂提供参考量。”时中瑛说。

  对于很多市民提出的“雨天洒水车是否应该作业”的疑惑,苏晓燕建议,雨天洒水车不必作业,“降雨结束后,洒水车应及时上路冲洗路面。”降雨过程中会给路面带来大量泥沙,雨后立即冲洗可以借助湿润的路面展开深度清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今日观点
   第03版:都市新闻
   第04版:都市新闻
   第05版:热线新闻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经济新闻
   第08版:综合新闻
   第09版:综合新闻
   第10版:中国关注
   第11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第12版:中国新闻
   第13版:广告信息
   第14版:中国广角
   第15版:中国广角
   第16版:金融信息
   第17版:国际新闻
   第18版:国际广角
   第19版:2020东京奥运会特别报道
   第20版:2020东京奥运会特别报道
   第22版:2020东京奥运会特别报道
   第23版:文体山西
   第24版:天龙文苑
基层党员教育培训 缺什么补什么
民警赶到病床前补办新证
我市15岁至17岁人群开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又见五台山》《又见平遥》 暂停演出
废弃电杆隐患大 集中拔除解民忧
气象专家为道路清洁“开方子”
一次偶然义诊 解决多年脚痛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