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平就能出线,最后的结果却是往往不能出线——A、B两个小组的晋级生死战,都印证了这一点。不得不让人感慨:决定一支球队命运的,不仅仅是整体实力,心态同样重要。
率先开打的A组厄瓜多尔与塞内加尔一战,对排名第二、积4分的厄瓜多尔队来说,只要不败就能晋级。但纵观全场,他们的表现却远不及小组赛前两场。厄瓜多尔能够在第二轮逼平欧洲豪门荷兰队,靠的就是一股冲劲,如今他们却成为了被别人冲击的对象。非洲冠军塞内加尔队可是一点不“客气”,毕竟平局对他们而言就意味着“死亡”,自然要放手一搏。
四个小时后,在阿图玛玛球场,亚洲第一的伊朗队也同样错失了晋级的大好机会。比身后的美国队多1分,意味着这一场他们只要不输球,便能在这个小组中突围晋级16强。但伊朗人相比厄瓜多尔踢得更为消极,他们屯重兵于后场防守,从开场第一分钟似乎就是奔着“保平”而去,畏首畏尾的波斯铁骑完全没有决战威尔士队时的气势。
果然,第38分钟,美国队取得进球,球队大腿普利西奇插上右脚推射得分,1:0领先。即便这时,伊朗队也没有放开手脚,一直到比赛最后十几分钟他们才真正着急起来,却为时已晚,实在是让人感到可惜。
打平就出线,到底是保平,还是争胜?恐怕多数人嘴上说着不会保守,却都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前者。看看,这一个比赛日,就送走了两支球队。
问题来了:打平出线,原本是占据一定优势的,拿1分总比拿3分要容易吧。但为什么在打平就出线的情况下,总是被逆袭?不得不说,这真的很考验一支球队的决心。对手肯定是奔着3分而来,你却可以选择1分或者3分。在有了选择的情况下,心理上便有了波动,手脚就被束缚了。
所以某种程度上,“打平就出线”是足坛最危险的情况,很容易让球员包括教练背上“想赢怕输”的包袱。以中国足球为例,就屡屡“中咒”。比如1985年的世预赛,国足末轮在面对香港队打平就出线的大好形势下,居然1:2输给这支鱼腩球队,由此酿成了著名的“5·19事件”;1996年奥预赛,中国队同样在打平韩国队就晋级的情况下,心态崩盘最终0:3完败……
“打平就出线”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怎么解?忘掉优势、放低位置、摆正心态,才是正解! 据《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