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安全带可以有效减少伤亡,相反,心存侥幸而拒绝使用安全带,可能付出惨痛代价。生命宝贵,安全至上,就体现在细节中——一系、一扣,当成为所有司乘人员的本能。
自上世纪初被发明以来,汽车安全带就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如今更是成为所有汽车的标配。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成本低、效果好”,危急时刻可以变身“救命带”,减少事故对生命的损害。数据显示,由于系了安全带而在交通事故中幸免于难的乘员约占30%。也就是说,小小的安全带,虽然不起眼,却救了近三分之一驾车人的命。而更高级的安全气囊,也只有和安全带配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有人认为,市区行车速度不快,不系安全带也没什么大不了。数据显示,当汽车仅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发生碰撞,身体前冲的力量就会相当于从4层楼上扔下一袋50公斤重的水泥,其冲力之大可想而知。进一步说,即使驾驶经验再丰富、车技再高,也无法避免被撞,等到突发事件来临,再想系安全带恐怕为时已晚。同样,安全面前,不分三六九等,不仅驾驶员要系,包括后排乘客在内的所有人都应养成“上车就系安全带”的习惯,没准儿这个举手之劳在某个时刻就会成为关键一招。
这方面,教训是惨痛的,在近日举行的应急管理部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调查统计司司长李豪文就表示,前些天一起造成多人死伤的交通事故,就暴露出“大部分乘客没有系安全带”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举出“有的地方规定车上只要有一个乘客不系安全带,司机就不准开车”的好做法。
法律对此有明文规定,交警更是会对不系安全带的行为进行处罚,然而这些都只能起到外在督促作用,真正做到对生命负责,关键还要靠每个人的自觉——安全面前,绝不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