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肿瘤预防关键在于“早”

扫码看视频

  “很多人认为,肿瘤是‘不治之症’,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是可防可控的。”4月17日是“世界肿瘤日”,本周也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府城院区门诊大厅,一场肿瘤防治宣传活动正在举行。北大医院太原医院肿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曹俊燕表示,每个人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正确认识肿瘤,科学预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肺癌发病居首位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慢性、多阶段的过程。从正常细胞演变为癌细胞,再形成危及人体健康的肿瘤,通常需要10年至20年,甚至更长时间。”曹俊燕说。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肿瘤新发病例数居前十的肿瘤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

  “我市肿瘤发病情况与全国基本一致,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曹俊燕说,2023年医院收治的肿瘤患者中,肺癌患者约占30%,结直肠癌、食管癌患者约占30%,乳腺癌及其他肿瘤患者约占30%。

  “肿瘤是可防可控的,不要恐慌。”曹俊燕强调,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肿瘤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是可以治愈的;三分之一的肿瘤可运用医疗措施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每年体检不可少

  “很多人害怕体检,担心检查出问题。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曹俊燕再三提醒,“一定要重视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的35岁以上人群,每年要进行一次体检。体检是早期发现肿瘤的最重要途径,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恢复健康。”

  “健康体检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和个体需求,有针对性地检查。”曹俊燕提醒,如筛查肺癌,可做低剂量螺旋CT;筛查食管癌或胃癌,可做胃镜检查;筛查结直肠癌,可做大便隐血试验、结肠镜;筛查乳腺癌,可做乳腺超声、乳腺钼靶检查;筛查宫颈癌,可做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DNA检测等。

  “不同的肿瘤,其检查手段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40岁以上人群就要重视体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做防癌检查项目。”曹俊燕建议。

  高危因素要远离

  肿瘤的防控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生活中,如何预防肿瘤发生?

  曹俊燕提醒,要远离致病高危因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平衡膳食,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低盐饮食;不吃发霉的食品,发霉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常吃这些食品,极易患肝癌等疾病;少吃熏制、腌制、烤制、油炸和过热的食品,这些食品是导致胃癌、食管癌的主要原因;戒烟限酒;不熬夜,规律作息,因为熬夜会导致人体内褪黑色素(一种能够抑制肿瘤生长的激素)的含量减少,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从而使人易患肿瘤;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心情舒畅。

  记者 刘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观点
   第03版:要闻
   第04版:都市
   第05版:警法
   第06版:热点
   第07版:服务
   第08版:社区
   第09版:创城
   第10版:健康
   第11版:关注
   第12版:世界
   第13版:文体
   第14版:文体
   第15版:银发学堂
   第16版:天龙·文艺
小心“吃出来”的癌症
肿瘤预防关键在于“早”
谈癌莫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