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简单的逻辑是,“在家轻松赚钱”这样的好事,怎么还需要在网上广而告之、公开招聘?相信天上掉的馅饼,就会落入骗子布设的陷阱,这几乎是所有诈骗既遂的前提。
赚钱从来不轻松,尤其是看到外卖员疲于奔命,网约车司机辛苦拉活儿,更应该明白这个朴素道理。当然,有些人赚钱看起来很轻松,但背后必定有他人不具备的资源与付出,只是看起来轻松而已。无需大额投入资金,不靠相关从业经验,每天动动手指就能有几十上百元收入,如此反常识的美好画面,无异于宣称“我是骗子”。
杜女士如果不是偶然向网格员说起此事,后果不会只是“倒贴千元”那么轻微,因为她几乎没有任何防骗常识。通常,为了取得信任,一开始骗子会真的返现,通过小额多次地试探后,如果投放的饵料一次次被吃掉,接下来才会收网。反观杜女士,从来不提现,一直在交钱,可谓相信得死心塌地,骗子干脆连饵料都省了,后果可想而知。
“刷单返现”之所以有人上当,也有现实原因。在网络购物中,许多消费者都见识过“刷单”——一张小卡片,好评可以返现,一些销量靠前的商家,确实也有刷单提升排名的情况出现。可见,“刷单”确有其事,虚假交易、虚假评价的存在,给消费者带来严重误导,也给电商平台带来各种纠纷,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就算不是陷阱,这样损人利己、鼠目寸光的行为,也绝不能做。一个好消息是,治理“刷单”已经在制度层面付诸实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其中第九条第(五)项明确规定“不得以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利诱用户作出指定好评、点赞、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此外,“刷单”行为还触犯《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项法规,可谓缺德又违法,即使不是陷阱,也会让自己沦为“既是受害人、又是行骗者”的境地。
不劳而获也好,轻松赚钱也罢,相信本身就让自己身处险地,成为骗子的猎物。回归现实,尊重常识,严守“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底线,再高明的骗子也难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