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语言的唯一标准就是准确

田冯太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全部。有时候我退稿会说:“您这个小说,人物、情节都很好,可惜语言差了点。”这样说显得客气,不至于让彼此太难堪。在我的内心深处,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对作品的全面否定。

  说到语言,我们往往会联想到“质朴”“朴实”“华丽”“诗化”等形容词。但在我看来,这些词都是在锦上添花,而不是“锦”本身,没有锦,花添在哪儿去?语言的首要标准应该是尽可能地准确。前辈作家汪曾祺先生也持相同的观点,而且比我更坚决,他说:“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就是准确。”他用的是“唯一”。

  关于小说的语言,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小说中人物的语言。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这似乎没有争议。而人物的语言,通常体现在对话中。

  我在编稿过程中,遇到过很多不成熟的作品,人物的语言都存在问题。农民说话的语气、强调、词汇,要么像知识分子交流学术问题,要么像领导讲话。于是,有些作家会通过技术手段来规避这一问题,具体做法就是不让人物开口说话,不直接引用人物的话语,而是改为间接引用,通篇都是叙事者的语言。看似只是一个双引号的差别,其实考验的是一个作家的写实能力。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跟一些前辈编辑探讨过,他们认为中国作家普遍没有写作剧本的经验,所以直接写人物对话有困难。而在我看来,这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作家对他笔下的人物的熟悉度不够。

  汪曾祺先生说:“我认为要获得创作自由,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一个作家对生活要非常熟悉,熟悉得可以随心所欲,可以挥洒自如,那才有了真正的创作自由了……一个作家不但要熟悉你所写的那个题材本身的生活,也要熟悉跟你这个题材有关的生活。”对于汪老的这番话,作为文学期刊编辑,我深以为然。

  很多作家写作时,往往会加入大量的方言俚语。这是需要警惕的。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曾说:“一个作家如果滥用方言,就说明这位作家艺术修养肤浅、幼稚……只有形象的、悦耳的、易懂的方言俚语,才能丰富文学语言。依靠枯燥的释文或者脚注来使人们看懂方言俚语是不行的。”这个观点,我深表认同。在文学作品中,只有无需括号和注释的方言,才是有效的审美表达,否则倒不如直接用普通话。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太原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第03版: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太原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时事新闻
   第06版:地方新闻
   第07版:双塔
   第08版:地方新闻
“年谱”忆旧及其他
省作协倡议文学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省作协研讨加强文学评论工作
语言的唯一标准就是准确
赵树理:与群众“共事” 写作才能“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