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山西大学成立120周年。1902年5月8日,山西大学堂成立,设立中学专斋与西学专斋。之后,大学堂选拔优秀学生出国留学,一批批山西学子由此走向世界,其中包括我的先辈庞全晋,系第一批赴英国留学者。
山西大学堂成立之时,河津县通化村(今属运城市万荣县)庞氏全震、全晋、全济、全履兄弟四人皆入西学专斋。全泰获优选,从令德堂调拨至西学专斋。全震于1903年在西安考中举人,“龙门高地甲三晋,虎榜同年仅四人”这副对联就镌刻在他家门前的青石质旗杆上。如此,在山西大学堂就学的庞氏全字辈有五人,可谓兄弟联芳,棠棣竞秀。
关于选拔留学生,晚清政府有一整套操作程序规程。首先经各省学校举荐,对学生进行考试考核。然后报京学部再考核考试,考试合格后,学生填表画押,方能领取留学执照。
当时山西大学堂保送出国留学生,大致是将学习法律、军备、农林的学生送到东瀛日本留学。1904年和1905年分别输送30名学生赴日留学,诸如阎锡山、温寿泉、赵戴文、姚以价、李镜蓉等。将学习工科的学生送往英国留学,因为创办山西大学堂的李提摩太是英国人,而他聘请的两任总教习敦崇礼、苏慧廉及其十二名教员都是英国人(见刘笃敬书写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教职员题名碑》)。敦崇礼1861年出生于苏格兰一个贫穷的小庄园主家庭,毕业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并获硕士学位,后入著名的牛津大学学习汉语及中国经史。庞全晋就是入其母校格拉斯哥皇家实业大学土木科学习。
为选拔出国留学生,“山西大学堂曾对西学专斋预科甲班学生进行毕业考试。考试耗时一周,山西巡抚张曾敭亲临考试现场。考试结束后,学校张榜公布了考试成绩。赴京师复试,庞全晋等25名全部合格。清廷赏于他们举人出身,并指示他们进修专门。将来果能与京师大学堂及格学生程度相当,应一体予以进士出身。因此有学者称这25人为山西的举人留学生。”(见侯殿龙、孔繁珠主编《山西百年留学史》37页)25人中有23人是官费生,2人为自费生。庞全晋考试名列榜首。这个名单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确定的,启程赴英则是在三年后,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月。
在京复试的程序是留洋学生要按照学部制定的《考验各省选派出洋学生章程》参加以下各项考察:
一是面试。其内容有:查其举止、气度、言语;查出身,由各考生填写简明履历于表格内;验体格,要检查考生的身长、胸围、四肢、视力、听力、言语能力强弱等,查毕由检验官填入表内。
二是笔试。考艺文,考生需做论文一篇;考旧课,对于曾经学习的普通功课,每科出一二题进行综合考试。
各项审查合格后,准留学生方可从学部领取留学执照、游学川资学费,而后分赴各自目的地。
1907年3月,庞全晋等首批留英学生出发前,先赴北京进皇宫向光绪皇帝行大礼辞行。有说并未见到光绪皇帝,学生只是对着皇帝的龙椅拜了拜。随后,就由官员送到上海,寓居法租界。在此,他们剪掉了幼年就蓄起的发辫,改换了服装,等候购买船票作出国前的准备。等候期间,学生们将所剪发辫等不用物品寄回老家。4月,学生们乘一艘德国船前往英国。每人船费700元,居二等舱,官方提供给每人费用1800元。他们从上海启程,经香港、新加坡、印度、锡兰、雅典、红海、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入大西洋,6月初抵达伦敦。全程用时42天,与庞全晋同期赴英留学的河东官费生还有本乡东毋庄兰锡魁、赵城赵奇英、闻喜张静山、万泉杨长煜、襄陵高时臻、临汾王录勋、霍县武尽杰、灵石耿步蟾。万泉谢洁身和李家大院李道行为自费生留英。这批留学生在国外所选专业分别是采矿、冶金、铁路、机电,学的都是工科,故时人称为路矿生。
清末,这些入山西大学堂读书,后又留学日本、英国的学子,大都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救民族、救国家的爱国情怀,抱有“师夷长技以制夷”“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坚定信念。出国留洋求学,面对语言文字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心理上的隔膜、洋人的歧视与傲慢无礼,身在异乡为异客的莘莘学子都表现出了中华民族非凡的忍耐力、适应力和优良的道德品行。
李健德先生在抵达伦敦后的日记中写道:“待到英伦,眼见火车轮船往来如梭,工厂烟囱接踵林立,回想祖国,未免望洋兴叹,万感交集。况英拥有世界最强的海军舰队,素称海上霸王,其殖民地遍及全球,左思右想,觉有一大帽压在头上,无法解脱。加之,英伦三岛,蔑视华人已成习惯,又未免触目惊心,自己如哑巴吃黄连苦不可言。”
庞全晋面对洋人的围观作元散曲小令云:“眼睛黑眉毛短,面黄发乌鼻子扁。行走何处,下流争览。气得你头不欲抬,身不欲转。最上策是瞅他两眼,使他知人之品行,恰于己相反。”诙谐,幽默,大有民族气节。
他们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留洋求学,卧薪尝胆,发愤读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首批留英学生中有5人获博士学位,4人获硕士学位,1人获学士学位。他们学到了真本领,取回了洋火种。归国后一个个都活跃在山西军事、文化、政治、经济的舞台,形成一个新的社会阶层。这一阶层在推翻清王朝统治、扫除千年封建帝制、实行民族民主革命过程中打响了第一枪,发挥了骨干作用;在改变封闭落后的思想文化、办报办学方面,身教言传,引领了时代风尚;在山西工矿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上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