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店元墓 壁画神妙

冀晓峰 常一民 李 丹
壁画细节(上)及墓室内景(下)
  在我市小店区,有一座元代墓葬,其中的壁画生动传神。

  2015年3月至5月,文物考古人员在配合太原市刚玉五一生活区建设工作中,抢救性发掘了三座元代墓葬,并对其中一座壁画墓进行搬迁。发掘的三座墓葬平面均呈多边形,壁面施仿木斗栱、仿木椽飞和瓦顶,在太原地区,这种墓葬结构多见于宋至元代墓葬。三座墓葬形式大同小异,很可能是一个家族墓群。

  1号墓室壁画保存较为完整。在甬道及墓室直壁、仿木砖雕部分刷白灰水,形成白灰层后直接作画。仿木斗栱用黑、绿、红、蓝颜料施彩。栱眼用红、绿颜料绘花果,可惜图案大多已经模糊不清,可辨识的只有鸡冠花、柿子、牡丹、莲花灯。仿木普柏枋绘黑地褐彩回纹。其下仿木阑额两端箍头施以墨线白描的如意云纹,中部枋心饰褐彩木纹。八面墓壁除南壁用黑色留白的回纹饰于甬道口,其余面皆绘黑色边框,彩绘壁画绘于其中。

  西南壁绘一男仆,头戴红色钹笠冠,着灰色左衽窄袖长袍,足蹬红色靴,双手执于胸前,右前臂搭白色长巾。蒙古人认为帽子和头颅同等重要,“二人行,长者为上;一人行,帽子为上”,所以元代服饰中比较重要的便是帽冠。元末明初人叶子奇在其《草木子》一书中说:“蒙古官民皆带(戴)帽,其檐或圆,或前圆后方;或楼子,盖兜整之遗制。”所谓“楼子”,指的大概就是笠,是一种圆檐斗笠形帽,形状像钹,所以叫“钹笠冠”。男仆所戴钹笠冠,为元代帽式中常见的一种,据说这类帽本来无前檐,后来忽必烈射猎时感到日光刺眼,察必皇后特意给加了前檐,从此蒙古族便都戴这种有圆檐、或前圆后方式的帽子了,尤其贵族最为喜爱这种帽子。

  东南壁绘一女仆,头盘三发髻,上束丝带,身穿灰色右衽短袖长袍,着灰色靴,手捧捧盒。

  西、西北、东北、东面四壁所绘内容大体一致,均为两只禽鸟立于枝头,一只作嘶鸣状,一只回首顾盼。不同之处在于禽鸟或黑或褐,花卉或红或绿。双禽图为辽金元时期墓葬壁画常见表现形式,此壁画与河北涿州元代壁画所绘《墨竹鸟雀图》风格相似,均为“两只雀鸟静栖于竹枝间,回首对喙”。

  北壁中央绘三足炉,数朵红色花卉盛开其上,花卉及枝叶已模糊不清。

   刚玉五一生活区元墓壁画,充分反映出元代绘画的艺术特点。元代壁画在重视古代传统的基础上创立新意,将文人画与山水画相结合,古意和士气融为一体,为研究太原元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地方新闻
   第05版:光影太原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文博
陶寺青铜建鼓座
丁村人牙化石
傅山“公揭”书正气
小店元墓 壁画神妙
垣曲秤砣反映宋代盐法变革
U型路与“三揖三让”
便携文具箱 开合藏奇巧
老相机记录延安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