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图书馆珍藏着这样一本书,为我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调查研究这一法宝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信息,它就是毛泽东主席1941年早期版的《农村调查》。
1936年,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在延安整风之前,毛泽东就认识到,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是党内的主要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毛泽东决定出版他在1928年至1933年期间所作农村调查汇集成的《农村调查》一书。
于是,1937年10月6日,毛泽东为自己的《农村调查》写了第一篇《序言》;1941年3月17日,又写了第二篇《序言》,并作为延安的整风文件之一。
在毛泽东的指导下,为了全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1941年8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也作为22个整风文件之一,下发全党。
《农村调查》是对毛泽东在1928至1933年间进行的一系列农村调查工作的总结。
1941年版本包括《序言一》《序言二》《兴国调查》《东塘等处调查》《木口村调查》《赣西土地分配情形》《江西土地斗争中的错误》《分青和出租问题》《分田后的富农问题》《土地法(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土地法(一九二九年四月)》《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跋》,共14部分内容。
上述各篇文章不仅是毛泽东践行农村工作的原则,更是与中国革命密切相关,成为总结党的革命经验和农村工作经验的具有指导性的方法论原则。
毛泽东的调查实践展示了将调查研究与革命活动充分结合,灵活地从实践中获得认识并形成策略的方法。虽然《寻乌调查》等重要文本因散佚等原因未收录进去,但是仍然反映了毛泽东进行调查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论,对于党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历史研究角度来看,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具有多重历史意义。
第一,《农村调查》文本体现了共产党人以调查研究认识现实的方法论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以调查研究方法纠正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是共产党人不断改进工作的重要途径,调查研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该书的出版和传播是对这种方法的重视和肯定。
第二,该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生动的笔触记录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普通农民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观点,这些实际状况成为共产党人改进政策的重要参考。
重视和善于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是实现正确领导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我们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