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征程中,“最美巾帼奋斗者”们从未缺席。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不同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法治建设的阵地上——
“普通民事、刑事法官注重结案数、结案率,但未成年人审判法官不同。能否真正在未成年被告人心里种下法治的种子,让他们守法律、知敬畏、明规则,才是最重要的。”张璟芳是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一级法官,近7年的时间里,她都在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打交道。
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张璟芳不仅是一名法官,更像是一位医生,凭借高超的技艺,细致入微地诊断,准确全面查清“病情”,对症下药进行“治疗”,让每一名未成年被告人都能在真心接受审判的同时认真反思自己的错误。
“未成年人刑事审判不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是简单地‘轻判了之’,而是在准确适用法律的基础上,让未成年被告人对法、理、情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使他们‘胜败’皆服。”张璟芳说。
时至今日,张璟芳办结的案子无一起上访、缠讼,无一起超审限案件,实实在在做到了办理一起案件、挽救一个家庭、教育一代孩子。
从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20余年的陆瑞芳始终认为,“谁执法、谁普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也是增强公众法治意识的有效方式。她说:“检察官不仅是法治的守护人,也是法律的传播者。”
为此,无论是录制未检课堂,为孩子们讲解民法典,还是向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抑或是解答民事行政检察专业问题,陆瑞芳都用心把握每一次机会,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法律知识、法治思想,增强社会公众对法律的理解和认知的同时,也让检察官的形象深入人心。
在文化传播的实践中——
有人统计,要完成晋祠博物馆的一次讲解,需要走3公里路程,讲1260多句讲解词,做200多次规范抬臂动作,而这样的讲解,对于这群晋祠博物馆的女讲解员来说,她们每人每天平均要重复4次到6次。邱萍便是这群姑娘中的一位。在这座千年古祠里,古老的建筑、精美的雕塑、威武的铁人、三千岁的周柏,都因她的讲述而鲜活。
为了完成好每一次讲解任务,无论严寒酷暑、雪雨风霜,邱萍都要苦练基本功:普通话、站姿、手势、形体步伐,枯燥的动作,一练就是几小时,每堂训练课都要重复几百次,甚至上千次。为满足不同游客的文化需求,她需要学习大量涉及晋祠与太原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知识,做到“因人施讲”。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想把晋祠的美、太原的好,都讲给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让更多人爱上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邱萍说,文物的活力在于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能用生动的讲述为文物发声,让饱经沧桑的生命遇见新时代,她很自豪。
与邱萍用讲述介绍晋祠不同,赵红林把晋祠“刻”在瓷器上展示世人。她的《晋祠八景》《青铜之约》《鼓楼印象》等刻瓷作品,屡次在省市大赛上获奖。
今年67岁的赵红林,潜心于非遗刻瓷艺术的研究与探索。一把小锤,以刀代笔,在瓷板、瓷盘等瓷器上表现素描、线描、中国画及书法艺术。“在瓷制品上雕字凿画,一锤定型便无法修改,错使一分力釉面的裂缝就会使整个作品功亏一篑,为此工具的掌握非常重要,必须技法成熟才能刻出好的作品来。”
赵红林的作品内容,大多立足于本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这些年,她走遍了太原的山川古迹,看尽了并州的大美风光,一刀一笔,一凿一画,在薄薄的瓷片上,刻下了城市厚重的历史。
在教育教学的探索里——
走过34年的发展历程,已过“而立之年”的万柏林区兴华学前教育集团,依然洋溢着烂漫的童心、激扬的活力。集团400余名巾帼幼教人,像一束束光照亮了每一个孩子的美好童年。
总园长安慧霞说,一生只为一事来,呵护更多的小朋友。党支部书记张梅的人生信条是,爱上一帮喜欢的人,和喜欢的人共同去做喜欢的事,一做一辈子。教育需要情怀,幼教要有温度,兴华学前教育集团的发展壮大深刻印证了这一点。
作为我省首开集团化管理先河的五星级公办幼儿园,兴华集团先后管理3所公办园、6所社区公办园,帮扶3所普惠性民办园,培养出省学科带头人、省模范教师、省特教教师等92人。今年,其旗下兴华礼仪幼儿园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我们做果树而非蜡烛,不是燃烧了自己,而是奉献了果实,也通过吸收营养丰富自己的成长。”太原五中高中外语组现有教师29人,其中26人都是女同志。在出色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她们以海绵心态不断积极吸取养分,提高专业素养,增强科研能力,展示着新时期女性新形象。
进入新高考、新课改以来,为确保新教材教学实践有效实施,外语组努力探索高中英语教学的突围与变革,构建了以CAMP English为核心主题的课程群,面向全体学生、个体学生和拔尖人才不同层次进行有效且高效的教学,受到专家、领导和同仁的一致好评。
多年来,占到组里绝大多数的女教师们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投身教育事业,不断创造佳绩。女性力量作为太原市教育科研和国家社会服务英语教学活动的主力军,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示。
记者 阎轶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