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听老太原的故事,请前往钟楼街,雄伟的钟楼、深灰的墙体,民国建筑风和现代艺术完美融合,让这条街道伴随着时光散发出了浓厚的历史气息。“一条钟楼街,半部府城史”,这条街延续着千年的繁华,先后荣获“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多项殊荣。开街以来,钟楼街累计接待市民游客1700万人次,千年古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在稳步提升。
钟楼街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兴于近代,是太原府城内最重要的商业聚集区。资料显示,钟楼街商业区与宋太原城同时诞生,当时叫做东门正街。明清时期,掌管司法审判大权的按察司署衙坐落在这里,因此得名按司街。据记载,清中叶之后,原钟楼街、按司街与东羊市,已逐渐发展为“三晋”大地的主要商市。至正太铁路通车,交通发展,津京沪穗商贾接踵而来,省内各地行商也纷至沓来。居于钟楼街、按司街的“开化寺”“大钟寺”,亦被行商坐贾们看作经商发财的宝地,改辟为商场,成为钟楼街上最早的两大商业区。解放后,东羊市、按司街和钟楼街合并为钟楼街。
钟楼街是历史悠久的繁华街市,和柳巷、桥头街、柳巷南路形成“十”字衔接,是太原市的商业中心。街道两侧布满了大型商场、中型店铺和小型摊位,销售的商品从吃到穿、从用到玩、从贵重到低廉,不同层次的市民在这里都能买到心仪的商品。
钟楼街片区一直是太原府城的核心区域,拥有历史街巷25条、历史建筑和文保单位18处、老字号企业16家,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太原人的回忆。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该片区交通阻滞、空间无序、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日益凸显。2020年4月,迎泽区启动了钟楼街提质改造工程,推进“空间结构、景观景点、商业布局、基础设施、商文旅融合、智慧管理”六个维度整体提升,努力把钟楼街打造成太原老城区的会客厅和历史文化名城新名片。
2021年9月19日,钟楼步行街开街迎客。沿着这条千年古街走一圈,大宁堂、恒义诚、华泰厚等中华老字号,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变迁;说书楼、按察司牌坊、钟楼等建筑,让人体会到了历史的底蕴;上海饭店、大中市场、亨得利等商场饭店,让每一个太原人都有说不完的回忆。特别是夜幕降临,华灯亮起,漫步在青砖长石上,看着身边的霓虹璀璨,幸福感油然而生。
漫步钟楼街,每一个太原市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儿时的回忆。这条重披“锦绣”的千年古街也将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市民的记忆,焕发出新的生机。
时髦精们新的打卡地标
“哎,去哪儿啊?”
“进城,买衣裳去!”
小时候,跟在大人后面,见到人打招呼听到的最得意的话就是这句“进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把逛钟楼街和柳巷叫“进城”,因为对老一辈太原人而言,只有到过钟楼街,才算跟上潮流,只有穿戴上这里买的东西才有面子,这也成为无数“80后”“90后”拥有太多童年回忆的地方。那时候,每到节假日,钟楼街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逛街买衣服的人们把整条街堵得水泄不通,尤其是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太原人,大多是钟楼街的“忠实粉丝”。
那个时候,最时髦女子的标配就是穿着华泰厚的旗袍,戴着亨得利的手表,去开明照相馆拍照,如果能在上海饭店吃一顿,那感觉就是两个字:完美。
岁月流转,这些过去的美好,早已成为人们心中割舍不掉的最美记忆。
如今的钟楼街,依然走在时尚前沿,是时髦精们的打卡新地标。
“中国李宁”为太原注入了新的运动潮流活力;快奢时尚“UR”将店内的每个角落都布置成随时可拍出时尚杂志封面的艺术空间;主打简约风格的“优衣库”能让男女老少都穿出舒适和时尚;个性又时髦的酷女孩儿们最爱“万斯”的与众不同;还有“MLB”“国货回力”等国内外的潮牌与快时尚品牌在这里汇聚。这些知名品牌的入驻,让钟楼街成为太原乃至山西的一张亮丽新名片,成为三晋大地“最潮流”“最文化”“最诗意”的生活地标。
“华采堆云锦,妙手裁霓虹。”与时尚潮牌同时汇聚于此的,还有散发着传统古韵的老字号服装店。
钟楼街提质改造后,那些“修旧如旧”的老字号让人眼前一亮。这其中,就包括有着近百年成衣买卖历史的“华泰厚”,端庄典雅的旗袍、沉稳大气的中山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太原人结婚都来这里做衣服。”路过“华泰厚”的市民们说。如今,这家店就是在老店的原址上复建而成。一层的经营面积达到了560多平方米,整个空间更加通透,区域划分更加合理。新设置的文化墙可以让每个人了解华泰厚的历史。创建于1928年的“华泰厚”经营特征是店厂结合、自产自销,不少“老太原”对“华泰厚”有着难以割舍的特殊情感。而今,对于“华泰厚”而言,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提质改造,更是商业模式的更新和服务品质的优化,是老字号带给消费者的一种全新体验。伴随着钟楼街的全新亮相,“华泰厚”也迎来了新机遇,让这一老字号在这条古街、这座古城再次焕发出生机。
新与旧碰撞,传统与新潮辉映。钟楼街承载的城市文化与集体记忆,在“穿”这件事上,赢得了消费者的积极反馈。
不负美好“食”光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钟楼街这条老街开始热闹起来。老人、小孩、俊男靓女,三三两两,不约而同地涌向钟楼街,不一会儿便熙熙攘攘。
在钟楼街步行街西入口处,不少人驻足合影留念。张芳一边欣赏着手机里的美照,一边开心地问:“晚上咱们吃啥?”“钟楼街美食多,咱边走边看边吃。”一旁的好友提议。
不多时,她们来到老字号“老鼠窟元宵”,店门口已排起小长队。“咱先热乎乎地吃点元宵,再来点小吃,怎么样?”张芳询问着好友。“好呀,好久没来吃老鼠窟元宵了,还有点想念。”好友回应着。
在售卖窗口,家住上马街的郭荣发下班回家顺带买了两袋元宵,“就喜欢吃老鼠窟的元宵,甜滋滋、软糯糯。”说起老鼠窟元宵,郭荣发感慨地说,“小时候家人经常带我来吃元宵,每次都要排队等位。店里有一口大锅,现做的元宵在锅里的沸水中不停地翻腾,看着就很有食欲,元宵汤还可以续加。这里的麻团也每次必点,都是童年的味道。”
元宵、醪糟、麻团、凉糕……各个都是老鼠窟的“明星产品”,也成为世代太原人的钟爱。
随着人流,一路向东,1950西餐厅、辛巴克咖啡店、上海饭店、老太原……新风尚与老味道汇聚于街头巷尾,吸引了不少食客。
中式飞檐瓦片、漆红色的柱子加上复古气派的毛笔体牌匾门头,在绚丽灯光的照射下,上海饭店格外显眼。门前,一对老年夫妇正合影留念。“年轻时,在重要节日才会来这里吃饭,平时真舍不得。”74岁的老吕回忆说,“这里的四鲜烤麸、蟹黄豆腐、生煎包、盐水鸭都很好吃,今天特意带家人一起来品尝。”
走进上海饭店,民国式的装修风格,别有一番韵味。大厅内,摆放着老上海黄包车,欧式拱型花色玻璃门窗、彩色琉璃吊灯、复古怀旧老式家具,让人有一种回到老上海的感觉。一楼开放式餐厅,宽敞明亮,座无虚席,中央是个大舞台,定期有节目表演。老吕选择了左侧一个大餐桌落座,开启与家人的美好周末时光。
每座城市都有这样一条老街巷,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记录着生活的烟火,钟楼街便是太原人心中那条承载着别样情怀与记忆的老街巷。
时尚古典相辉映
“来来来,赶紧先打卡一下……”刚走到钟楼街西口,便看到两个小伙子张罗着在“我在太原很想你”的路牌下,开心地“比耶”拍照。突如其来的反差,让人对钟楼街有了更多的期待。
作为太原城最时髦、人气最旺的一条街,钟楼街总是能在不经意间呈现出一种“反差萌”。
在钟楼街上能看什么呢?这边有民国风的大宁堂、乾和祥、恒义诚,那边藏着憨态可掬的“钟宝儿”,拐进一旁的小巷,巷子深处藏着的可能是关帝庙,可能是一座可以静心安坐的茶院,也可能是一座景致小巧的小游园,瞬间完成了从繁华到宁静的体验。
“钟宝儿”何许人也?初见时,她是裹着红斗篷,身边有萌兔相伴的憨态小妞;再见时,她是梳着桃心髻、放飞自我的萌系少女;在不经意间,又发现她出现在屋顶墙头、街道转角,活脱脱一个淘气包。寻找“钟宝儿”也是钟楼街的意趣之一。
信步走到街北侧的老字号乾和祥茶庄,一股茉莉花香扑鼻而来。乾和祥始创于1918年,也就是民国七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门头牌匾的“乾和祥”三字,建店伊始由津门书法家华世奎所书,如今看到的牌匾则出自我省著名书法家虹川老先生。店门左右两侧还挂着两个小匾,右为“龙团”,左为“凤髓”,很多人会好奇这是什么意思。从店员的口中,我们了解到,“龙团凤髓”取自北宋贡茶“龙凤团茶”,寓意店内茶叶经过严格筛选,只取茶中上品经营。茉莉花茶是乾和祥的“招牌”,仅这一品类就有30余种产品,单价从每斤50余元到上千元不等,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乾和祥独家的“茉莉花茶融粹(拼配)技艺”更是经过几代茶人不断尝试,形成了适合北方碱性水质的“晋味道”,也是几代老太原人喝茶的最爱。更有意思的是,这里还保持着手工斗型包装,从味道到外观,都有一种老味道。
听完了老茶庄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参观一场“清风明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来荡涤精神。这里用砖雕、楹联、堆锦、面塑、戏曲等非遗的表现形式,集中展示山西从古至今的廉政思想和实践,呈现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山西民居砖雕早在隋唐时期已经成熟,这些砖雕纹样中常常使用莲花图样来表达出淤泥而不染的寓意,因其音同“廉”,也用莲花代表清廉。而古人对牌匾楹联也十分讲究,体现了居住者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境界,在榆次县衙中就有“淡饭清茶得真味,明窗几净借清风”“好学近智,力行近人,知耻近勇;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为清”的楹联,表达的就是官员高风亮节的高尚情操,树立了为官清廉的道德标准。
在“有间花店”享受鲜花带来的愉悦心情,在长椅上,欣赏路人不同风格的街拍,到小店中,搜罗各种心仪的潮流小物,或是循着小巷的咖啡香打开另一个街市……看不尽的钟楼街,总有别样味道。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张昊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