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背后,是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彰显着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工作的大力支持,凝聚着各级残联组织和全市残疾人工作者的真情付出。
市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市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基本民生为重点,以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为落脚点,以提高残疾人社会参与能力为目标,主动作为、倾情聚力,通过统筹推进残疾人民生保障、就业创业、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等各项工作,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 努力夯实民生基础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
我市有残疾人20余万名,为了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全市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各项惠残政策落地落实,成功解决一系列重点民生问题。
“谢谢你们雪中送炭,要不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2月15日,娄烦县残疾人李大爷拉着残联部门工作人员的手表示感谢。
李大爷因病致残,生活一直很是艰难。2022年年末,他在外出打工时,又被一辆三轮车剐蹭在地,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无奈之下,李大爷家人向当地残联求助。
得知李大爷的情况后,残联部门启动绿色通道,快速核实情况、办理相关程序,李大爷很快拿到了5000元的理赔,为了表示对政府的感谢,李大爷专门前来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在我市,类似于李大爷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近年来,为了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各级残联部门想残疾人之所想,帮残疾人之所难,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为残疾人筑牢民生保障网。
2021年8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社会保障作用,实现持证残疾人群体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
同时,围绕省政府于2017年起每年将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项目,建立并实施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2018-2022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共下达我市救助任务25550名,完成37224名,完成率145.69%,其中:0-6岁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完成1929名,完成率153.71%;疑似残疾人残疾评定完成30846名,完成率148.30%;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完成4449名,完成率127.30%。
此外,为188名残疾人大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发放助学金81.2万元;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中央彩票公益金和省彩票公益金残疾人托养项目,投入2381.95万元为7789名残疾人提供了居家托养服务;为4212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发放燃油补贴89.51万元。锚定目标,统筹规划,精准施策,扎实推进,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基本建成了覆盖全民、统筹城乡、保障适度、层次多样的残疾人保障体系。
积极开展“五融五创” 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
由于残疾类别、残疾等级、文化程度差异较大,残疾人就业需求也多种多样,为此,我市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残疾人集中就业,持续拓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2018年,市残联和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太原市残疾人“双百双千”就业创业工程实施方案》。2020年,在总结“双百双千”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市残联与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太原市“十四五”残疾人“五融五创”融合就业工程实施方案》,围绕相关残疾人企业、单位、个人开展自主就业创业的政策宣传,提供合理便利和优先照顾、落实税收优惠和收费减免,以及金融扶持和资金补贴,拓宽了残疾人增收之路。
“残联部门给予我的帮助犹如雪中送炭一样,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2月16日,晋源区花塔灌肠加工点小李谈起残联系统给予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帮助,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小李表示,因为缺技术、缺资金,残疾人创业非常困难,“我喜欢研究面食,也一直想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不敢追逐梦想。”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李获悉了太原市“五融五创”融合就业工程项目,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申报了个人情况,没想到居然得到了回应,“只要你有技术有梦想,我们将全力支持你创业。”
政策宣传、场地考察、资金扶持,不出几个月,小李的项目就有了起色。对此,他十分感激,“现在我有了收入,减轻了家庭负担,感觉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到2022年底,通过“五融五创”融合就业工程项目,全市已创建残疾人集中就业规模化产业基地6家、残疾人职业培训规范化实训基地7家、残疾人公共就业专业化服务基地13家、残疾人集体从业多元化示范基地10家、残疾人自主创业常态化扶持基地239家,带动残疾人就业1076人。
筛查培育、帮扶解困、带动辐射,在残联部门的政策扶持下,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从等、靠、要的困境中走了出来,自立自强,自主创业,产业基地、实训基地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残疾人群众就业创业红利日益彰显,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政策红利持续加码 增强残疾人幸福感
平缓的坡道、便利的扶手、低位的灶台……随着一个个定制式、人性化的无障碍生活设施陆续进入残疾人家庭,我市服务残疾人群体的“最后一米”已全面打通,“零距离”感受着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带来的生活便利。
“灶台的高度降低了,卫生间里装上了马桶,家里变得更漂亮了,生活也方便了。”聊起家里实施的无障碍改造,古交市的刘大娘笑得合不拢嘴。
受益的远不止刘大娘。2月17日,杏花岭区敦化坊居民小张的妈妈乐呵呵地展示残联为儿子配置的康复机器人,由衷地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竖起大拇指。
原来,今年40岁的小张因病致残,父亲又因身患癌症,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只有年迈的母亲。因每日需要照顾重病的丈夫,母亲无法帮助儿子进行康复训练,生活的重担也让她无力承担辅助康复的费用。得知这一情况,残联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康复器材厂家进行线上评估,很快给小张配置了康复机器人。
接通机器人,开展训练,在小张家里,他每日使用康复机器人和手部训练仪器,身体机能有了一定恢复。对此,小张母亲激动地表示,“残联给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现在孩子的状态也好转了,太感谢了!”
为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不仅能方便他们的生活起居,提高生活质量,还能解放原本被占用的家庭劳动力,改善残疾人家庭的经济状况。
2018年以来,太原市围绕残疾人生活中的难点痛点,主动担责、积极作为。5年来,全市新建改建道路全部设置缘石坡道和盲道,安装过街音响提示装置257处、无障碍指示标志1078处,累计为32556名残疾人办理了助残乘车卡。同时为17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的日常生活。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彰显着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工作的大力支持,凝聚着各级残联组织和全市残疾人工作者的真情付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未来的征程中,我市残疾人工作步履坚实;展望未来,我市残疾人工作者豪情满怀,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在省残联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市残联定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提升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奋力谱写残疾人事业新华章。
图文由太原市残疾人联合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