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山,值得遇见

太山胜景 彭 佳 摄

  冀晓峰

  太山原本并不出名,20年前谈起太山,多数太原人会因音同把太山理解成泰山,与周边诸多名山相比,既不为人道,也不见经传。记得我第一次上太山还是在本世纪初,从市委大院出门,一路向南,曲曲弯弯,过东关村,拐上七三路(现在更名为唐城街),穿过古城营村,进入风峪沟,沿太古公路蜿蜒西行,要通过一个收费站才能抵达山下。拜谒山脚处荒草覆盖的李存孝墓,走过一座古旧的木质门楼,沿一条简陋的碎石小路盘桓而上,半山处有一小亭名为环翠亭,可小憩远望,一路林木葱茏,怡然恬静,抬眼上望,千年古刹龙泉寺就隐于其中。

  隐于市、籍无名、清幽秀雅,是我对太山最初的印象。碎石路上怀古,环翠亭中览翠,龙神祠前净手,观音堂里肃立,莲花宝洞打坐,望都峰上攀援,成为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好的回忆。有一天兴致忽来,还即兴诌了几句纪行,上阙为:“晓行峰回路,融入佳境,伫立山门,披爽日斜阳,孤影成双。”下阙是:“风隐绿木丛,吹散心霾,静坐亭栏,观漫山红叶,满目是情。”回首读来,虽然稚嫩,倒也情真。

  历史上描绘太山的诗文并不多见。除寥寥几通记叙修建太山寺庙的古碑刻外,再无人愿将笔墨倾注于此。也许正是这份忽视,让太山积聚了清幽、秀雅的原始品格。

  太山的闻名于世,缘于一个偶然的发现。2008年5月8日,农历四月初四,因消防蓄水池年久渗水施工,深藏于太山的唐代塔基地宫终被发现,举世震惊。守护着银椁和金棺的两条打着蝴蝶结的唐朝绸带惊艳面世,尤其是金棺上的绸带历经千年,状态完好,依然紧紧地环抱着金棺。地宫出土的五重棺椁为典型的唐代佛塔舍利瘗埋形制,其精美的金银细工展现了盛唐时期高超的工艺技巧。随着“蝴蝶结”的打开,23颗舍利从珍藏在两层编织精美的麻质锦囊中取出,层层开启大唐盛世繁华,震动社会各界。当代考古界泰斗宿白先生将这次发现称为“中国考古的又一大发现,代表了唐北都水平”。历经千年的金棺,放射出大唐盛世的炫目光彩,印证着北都晋阳的灿烂辉煌。从此,太山蜚声海内外。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太山龙泉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语云:“三面环山南留口,神仙也想往里走。”太山三面环山一面带水,负阴抱阳、曲径通幽、形异势妙,按中国传统讲,实属一块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考证发现,1000多年前的龙泉寺果然非同一般。据太山现存的明清古碑记载,太山龙泉寺始建于唐景云元年(710),自唐宋明清以至于今,千百余年,屡废屡兴;繁盛时期分上、中、下三寺,整座寺庙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殿堂楼阁小巧玲珑,自成格局,规模在当时绝无仅有;现仅存下寺部分建筑,多为明清所建。这里有全国继乾陵武则天无字碑、西安碑林唐玄宗孝敬碑之后的唐代第三巨碑;这里有唐末名将李存孝墓作为太山“守护神”;这里有震撼人心的“镇馆之宝”唐代塔基地宫和金棺舍利;这里有因堂内精美悬塑而声名远播的八角观音堂;这里有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唐代华严经幢……这些都足以见证太山龙泉寺时代之久远、规模之宏大、地位之崇高,彰显着它的高贵品质。

  真正让太山脱胎换骨的,还得归功于一场规模宏大的文物保护修缮和环境升级改造。2018年,历时4年多匠心营造,太山景区文物保护修缮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美收官,完成舍利木塔、东坪新寺、望都阁等复建项目,辅之以道路建设、景观绿化、水系构建、灯饰亮化和服务设施提升,一组文化厚重、规制严整、雍容大气、殿阁宏丽、园林壮观的盛唐风格建筑群重新面世,尽显盛唐风韵,一派辉煌吉祥。

  提升改造后的太山,如凤凰涅槃,重焕新生,漫步林间小道,远眺山峦环抱,古柏掩映,清溪蜿蜒,碧瓦红墙,寺隐其间。近看亭台楼阁,石径曲折,溪泉叮咚,花香弥漫,莺歌流翠。这里的风光随四季各有不同,春有山花遍野、桃杏芬芳;夏有古树阴翳、鸟语花香;秋有层林尽染、苍翠霜红;冬有瑞雪压松、冰凌挂枝,正是“冬迎瑞雪、秋着红妆、夏春苍翠、花溢芬芳”。来到太山的人们尽情赏读着这座风光秀美的文化名山,有人挥笔描绘太山风光,挖掘太山文化,更有人将太山的非凡景致提炼为“太山十景”,即所谓望都夕照、宝塔晨曦、龙泉古寺、将军高冢、唐碑神韵、宝刹书声、山径幽深、风峪玉带、青松挂雪和翠岭红叶,实在妙哉。

  我与太山相识20多年,登临何止百次,看着太山从一座秀雅的寺庙变成一个精致的景区,再到现在成为外地人慕名而来、本地人引以为傲的网红景区,对太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很熟悉,自然对太山有着更多的体验和感觉,因而对太山的景致风物,有我自己独有的感受和心中的最爱。一是屋顶素食。有朋友和我讲,作为一个景区,除了有自己的文化和美景外,还应该有一份独特的美食,这样就可以把景区的味道留给游客,让游客对这个景区心心念念。太山景区正好有这样一份美食等着游客,而且这个美食还很特别,是和景区非常应景的素食,关键是还有机会在屋顶品尝美食。过去的一些老旧房屋会有砖铺的平阔屋顶,通过砖石台阶上去。太山素食馆的旁边就有这样一座屋顶,摆一张桌子,放几把凳子,要一份素食,点一壶太山独有的菊花酒,游客就可以在这里悠然惬意地坐上好久。微醺时刻,举目四望,青色的瓦顶,舞动的绿竹,沧桑的唐槐,斜卧的侧柏,巍峨的木塔,四周是围合的滴翠青山,感觉古雅清静,俨然世外桃源。二是阁顶远望。太山之巅有一座望都阁,登上阁顶,劲风迎面吹来,令人无比清爽。迎风远望,可看到横跨在汾河上的通达桥、晋阳桥和迎宾桥。绕阁一周,移步换景,整座古太原县城、太原植物园、晋阳湖和太山全景尽收眼底。四面望过去,山峦巍峨峥嵘,漫山遍野苍翠欲滴,仿佛一幅水墨山水画,可以让人深刻体会到玄奘大师“金川千点渌,汾水一条清”的优美意境。三是宝洞静坐。太山观音堂后面有一座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的石筑小洞,名曰莲花宝洞,进入洞中,绕过守护人塑像,还藏有一个古人用于禅修的静室,静室洞门低矮,须弯曲身子方能进入,室内空间狭小,用条砖砌筑形成上部为锥形藻井、底部有两米见方的砖室,拉下竹帘,关闭洞门,万籁俱寂,气定神闲,于一片墨色中在草编蒲团上凝神静坐,感觉心净如水,无一丝波澜,没一点杂念,那种感觉真是无以言表。

  近年来,太山博物馆倾力打造文化太山、休闲太山。在太山,可以投壶、猜谜、拓印,传承文化;可以尝元宵、吃福粽、品月饼,满足味蕾;可以祈福牌、引钱龙、领香包,寄托情怀;可以认养五角枫、参加登山赛、体验绘团扇,愉悦身心;还可以穿汉服徜徉山间,尽享穿越之旅。这里有随处可见的小桌小凳可歇脚,有随时可取的直饮水可解渴。这里有你意想不到的惊喜,让你禁不住想呼朋唤友再来一趟。这里还是文人雅集的重要场所,众多文人墨客因琴、棋、书、画、诗、酒、茶、花的“太山八雅”相聚于此,弹琴下棋、弄香品茶、挥毫泼墨、吟诗作画,寻求心神宁静。太山以它的热情好客和优质服务,引得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成为太原人心中绝佳的旅游胜地、喜爱的休闲之所,更成为点燃文化“烟火气”、让文物活起来的典范。

  寻幽胜景,隽永光华。如今,“太原太山,如来如愿”早已声名在外。有点空闲,太原人愿意到这里随便走走,放松心情;来了亲友,太原人喜欢带他们到这里看山听水,品茗聊天。人们爱这里四时各异的旖旎山景,徜徉其中,看蝶舞芳菲,赏古建奇巧,探古寺秘闻,自成一番风景;人们爱这里远离尘世的独特品格,闲暇散游,观桃园景致,听流水潺潺,品清冽龙泉,滋养精神生活。

  太山,值得遇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地方新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地方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视点
   第08版:作品
太山,值得遇见
悠然见东篱
土地情怀
游御河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