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盟书,是晋国赵氏宗族内部的盟约,它强调忠诚,也试图加强主盟人的权和利。可识别的656片侯马盟书主要分为几类:宗盟类514件,要求参盟人祭拜宗庙,遵从主盟人的命令,不能与敌人私下往来;委质类75件,要求参盟人与旧主断绝关系,并制止旧主重返晋国;纳室类58件,室是春秋时期的财产单位,包括奴隶、土地、财务、武装力量、私属人员及各种剥削收入,纳室类的盟书约定,参盟人不能私自扩大自己室的规模,也要反对和声讨自己兄弟的纳室行为,这对春秋时期经常出现的兼并、夺取他人室的行为有了明确的规范。为了维护盟约,违背誓言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麻夷非是”,这四个字是春秋古语,在侯马盟书上频繁出现,意思是诛灭。侯马盟书的惩罚手段几乎只有这一种,违反其中任何条约都要诛灭。严厉的惩罚是为了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坚守誓言。
盟书一式两份,一份藏在盟府,一份埋于地下,感知鬼神。陈列于山西博物院的侯马盟书,就是曾经埋于地下的那部分。
在可识别的侯马盟书上,一共有1655个字。这些文字是晋国的官方文字,仅“腹”字便有97种写法,“嘉”字有114种写法。它们之间的区别皆是增减笔画或偏旁部首。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多见于青铜器、货币、竹简文书,这些文字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在当时,字形由繁入简,本是合乎发展规律的,然而在那种诸侯割据的乱世下,文字难以做到规范统一。
在光滑的玉石上书写,必须行笔极快,不能续墨,笔画越写越细,因而形成了这种独树一帜的“钉头鼠尾”风格。字形简约烂漫,书写内容却是极其严肃。
5000多片侯马盟书,至今还有4000多片的字迹难以辨认,释读之路任重道远。也许有一天,当我们能全部识读这些盟书,它会刷新我们对春秋历史的认知。
来源:太原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