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我国重型车辆液氢储供技术取得突破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  胡  喆)  一辆49吨柴油重型卡车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当于约40辆小轿车的排放量。与49吨柴油重卡相比,若把燃料换为液态的氢燃料电池,则每辆液氢重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40吨,有望实现长途重载车辆的零排放。

  这是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了解到的新成果。科技部高技术中心近日下达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结论的通知显示,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型车辆液氢储供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综合绩效评价,这意味着我国重型车辆液氢储供技术取得突破。

  101所氢能业务首席专家刘玉涛介绍,通过项目实施,实现了液氢储供系统与重型车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整车的集成应用,解决了重型卡车电动化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的两大难题,充分体现了液氢用于汽车行业高能量密度、长行驶里程的技术优势,为液氢重卡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示范。

  据悉,以重型燃料电池车辆用户端液氢储供关键技术研究为切入点,围绕重载燃料电池商用车高密度储供氢的行业需求,101所作为项目牵头单位,联合清华大学、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0家优势单位组成了产、学、研、用、监、检一体的项目攻关团队。

  项目历时三年,完成了车载液氢储供系统7项关键技术攻关,优化了车载液氢储供系统——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重型车辆底盘结构的构型,在国内率先研制了80公斤级车载液氢储供系统工程样机;完成了液氢储供系统和燃料电池及整车的匹配性测试,通过了试车场公路实况考核,在质量和体积储氢密度、单位能耗、供氢速率等方面比肩国际同等先进水平;研制了车载液氢储供系统测试装置,建立了车载液氢储供系统检测方法,为技术研发和产品测试提供必要的标准依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视觉并州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视点
   第08版:文博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凝聚全球合作共识
《政府工作报告》单行本和视频图文版等融媒体读物及学习材料出版
“免密”不能免安全 “自动”更须打招呼
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9000亿立方米
全链条打击假冒伪劣犯罪
2023年家电服务业总体规模近万亿元
专家建议关注肾脏早期筛查
我国重型车辆液氢储供技术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