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本革命的自我担当

崔海昀散文的乡愁意绪
  张行健

  崔海昀的散文行将结集问世,而我早已是她的忠实读者。抑或集中有新作纳入,但读过的那些篇章,已构成我的认知,所以,就有了付梓前如下的话。

  多年来,新闻采写与散文创作,构成崔海昀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二者互为补充互为丰盈互为完善,前者驱使她不停地走进火热或冷峻却复杂并异彩纷呈的生活,而后者又能给前者作一些思想的灌溉和文本的润泽。支撑着她写出几十万字的人物与事件的访谈和通讯。

  大约是十年前吧,海昀进行了一番颇为艰难和痛苦的反思,用踏踏实实的写作和思考,来完成写作的转型。她的《门楼上下》《沟南炊事》《青河》《南院里》以全新的文本姿态,一步步走近散文本质,我手写我心,真情抒写魂牵梦绕的乡愁意绪,渐次完成着文学意识的嬗变和文本革命的自我担当。

  海昀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襄汾河东的乡村和乡村的校园,是她的故乡,也是她成长的乐园。自记事起她跟着教书的母亲,到村民家里去吃派饭,一家挨着一家。乡村的土窑洞、砖瓦房、村巷、羊群、井台、田野、阡陌、沟畔、崇山脚下、汾河岸边,清晨的雾霭、傍晚的炊烟、春日的麦苗、秋季的玉茭、毛驴的啼唤、孩童的欢闹……这一切乡村物象,构成崔海昀童年深刻的乡村记忆。而这片乡村的主宰——五彩纷呈的乡民们,他们平淡而凡俗的日子,他们简约却也复杂的生活,则真正构成了乡村意象的深沉内涵。

  她的多篇作品里,倾情描摹出农耕时期乡村的宁静、祥和、恬淡、自然,乡邻之间的和睦和人伦人情的浓郁。这显然承袭了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精华的浸洇和宗法制度之下威严的印痕。

  在《南院里》《沟南炊事》《文庙》《青河》《河沿》等篇章里,作者着力展示了左邻右舍、凡俗乡亲的人情之美和人性之美。那片并不遥远也并不富庶的土地成了海昀心目中的精神家园、情感依托和乡愁意绪,每每怀恋往昔岁月的时候,那一团浓郁的心绪非但未被风化,反而成为愈加浓烈的乡愁。

  海昀的性格是善良的。她用和善的目光观照着故土,在主观愿望的驱使之下,家园便处处笼罩在一片平和的氛围之中。海昀的性情是恬静的。笔下的故园在性情的梳理和取舍之下,尽量绕开了乡村的纷争、纠纷或是最为不堪的械斗之类,还原田园牧歌的和谐与宁静。

  海昀的审美是唯美的、理想化的,既然故园成为一种精神家园,无论她的地域文化、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表现它们的时候,选取着展示角度,审视眼光和审美趣味,也都打上极为强烈的个性化烙印。

  另外,从她散文语言的运用上,能读出唯美、平和、从容、舒缓诗意的特质,这也是她审美追求的另一种表现。

  崔海昀对故土是一往情深的,这种感情是执着的甚或执拗的,否则难以写出《崇山行纪》那样的倾情之作。崔海昀对故土是异常偏爱的,无论当下,还是以后,她一如既往地把那片土地作为主要书写对象,细腻而婉约地表现那里的一草一木,温情脉脉地诉说一些寻常家事,并且以伦理和道德的评判给故土赋予一些含蓄的界定。

  读罢海昀近期的文章,也是十年来的主要作品,感觉还有一些话要陈述清楚,因为文学也是一种对话,是作者与社会和历史的对话,是同内心的对话,也是同读者的坦诚对话。这十余年来,社会是剧烈变化的,而她的作品,文章的蕴涵和意向显得单一和单薄一些。社会转型期农村的变革图景是多元而复杂的,农民、农村面临新的生存困境、两极分化、土地问题,是需要真实而深入反映的。海昀的文章却看不到如此不容回避的内容。一个终生致力于文学的作家,对历史、对社会应有清醒的认识,用国际视野观照当下城市与乡村,是其面临的一个大课题。

  海昀怅然和失落的是渐行渐远的农耕文明时期的田园风光和纯朴人伦,是民情、礼仪、风俗、地域风物与地域文化。社会大变革,文化大动荡,农耕时期的地域文化早已风韵不再,一地鸡毛。这也正是中国农村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过程中的艰难蜕变和血泪历程,这正是文学人应参与其中,且思考着并写作着……

  海昀的散文里多了一些“正”,缺少了一些“邪”,这邪恰恰是性情的活泼和生活的情趣。这不是文本要求,是写作理念使然。真正的审美是容纳了审丑在内的大美学概念,如何在作品里引进和处理审丑的环节,这也是一个颇值思索的命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也读《折叠的时空》
~~~赵树义
~~~崔海昀散文的乡愁意绪
~~~
~~~——《善斋拾贝》偶拾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时事新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双塔
   第08版:视点
时空交叠 万象在旁
太阳落山时,开始想家
文本革命的自我担当
编者按
人生向善的温情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