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禄敏就是井下的‘金刚钻’,在几百米深的地下煤层一次次啃下‘硬骨头’。”面对赞许,这个身板儿结实、面庞黝黑、声音有力的西北汉子不多言语,整个人像拧紧的发条,干劲更足了,琢磨劲儿更大了,带领队组安全出色地完成急难险重的瓦斯抽采任务,默默守护着矿井安全。
保持进尺“天花板”
11月8日一大早,井下钻机又运转了起来,轰鸣声在深邃的巷道回响,打破了矿井的静籁,对刘禄敏而言这是一天中最美妙动听的音乐。
瓦斯曾是煤矿巷道里的“矿工杀手”,一个意外的火花就可能酿成一场矿难悲剧。钻探队是井下各工种的“先锋”,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煤层和瓦斯集聚区域打钻,将钻孔接在专用的管路上,用抽采设备将煤层和采空区中的瓦斯抽至地面,不仅有效保障了矿工等地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能输送到瓦斯发电厂,成为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清洁能源。
东曲矿是瓦斯突出矿井,钻探队担负着为矿井掘进主力消突的任务,通过打掘进掩护孔,用负压将孔内瓦斯抽出,实现高突煤层低瓦斯掘进。刘禄敏今年36岁,2005年转业后来到东曲矿,从一名军人到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副队长,再到现在的队长,他的工作岗位变了,但军人那种服从命令、敢打敢拼的本色没有变,不管在哪个岗位,他始终是大家最信赖的工友、最敬佩的榜样。
2011年,刘禄敏接任东曲矿队长时,全队每月单机进尺只有两三千米,职工收入低,群众意见大,钻探进尺不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怎么办?坚毅果敢、迎难而上的军人本色在刘禄敏身上展现出来,他一上任就在队里烧了“三把火”——抓分配,所有职工干多少活挣多少钱,公开分配每一分钱,让大伙儿干得清楚、挣得明白;抓纪律,搬家倒面干重活时,党员干部带头,全队下井,团队精神不能丢;抓学习,一帮一老带新,每名队员都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这“三把火”烧出了钻探队的新气象:第一个月进尺4500米,第二个月5000米,创造了钻探分公司月进尺纪录。
2020年6月,为了抢回因新冠疫情耽误的工期,刘禄敏每天值班、下井,带领全队职工每月进尺都在八九千米以上。全队33名职工苦战7个月,完成钻探进尺6万多米,比年度计划4.9万米多了1万多米,占到钻探分公司4个钻探队年度总进尺11万米的一半还多。今年1至7月,钻探队进尺4.5万米,提前完成全年生产任务。
“东曲钻探队的进尺速度,是咱西山各钻探队的‘天花板’,想赶超他们要费一番工夫哩!”东曲钻探队,成了兄弟单位既仰视又较劲的标杆。
井下抢险“十二时辰”
干脆爽利的刘禄敏也有“啰嗦”的时候,“我们要用好千米定向钻机,按设计要求打好每个钻孔。”这是刘禄敏向队友们“强调过N遍”的工作信条。
近几年钻机设备不断更新迭代,钻探地点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刘禄敏和队友们凭着这样的工作信条和过硬的技术本领,沉着应对一次次挑战。
今年2月28日,钻探队正在井下施工,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孔内遇到断层,瓦斯涌出量增大,瞬间发生了大面积塌孔,孔内价值500余万元的钻头、钻杆、钻机导向系统、探管、孔底马达等钻探设备被抱死在孔内,俗称“抱钻”。如果请厂家技术人员或专业队伍来打捞设备,打捞费用近500万元,而且工作面在等待专业队伍赶来的时间里得停工,将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咱自己把钻头打捞出来,完成瓦斯抽采任务。”干工作不等、不靠、不拖、不推,刘禄敏决定迈出关键一步。这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刘禄敏立即组织全队人员研究制订打捞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还对参加打捞的员工进行了培训,他精心组织,合理分工,确定主打捞人员、副打捞人员。
施工中,刘禄敏现场跟班,认真检查每个细节,操作钻机时,他把专用套管套在被压的钻杆上,打上黄油,启动钻机往里打。孔内压力大,打不进去。他把套管退出来,再上黄油,再往里打,这样反复进退。他紧盯钻机、压力表,随时观察抱死设备的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法。
当天早班7时下井,刘禄敏带领当班职工早班连二班,一直干到晚上10时,打捞钻杆90根。二班工人升井后,刘禄敏留下来,和夜班工人继续奋战,一鼓作气,继续打捞。当黎明的金色曙光撒向矿山时,漆黑的井下传来阵阵欢呼:“成功了,全打捞上来了!”刘禄敏和队友紧紧拥抱在一起,这一技术已牢牢把握在东曲钻探队手中,成功填补了公司又一项技术空白。
有事就找“老大哥”
“就拿作业时要用的护丝来说吧,这个护丝特别细。在实际作业中,我们严格要求每根护丝都必须在所有准备工序完成后,最后一刻卸下,每次对扣的时候,必须确保用引扣器双人手扶着引入,防止碰伤丝扣。”刘禄敏话音还没落,队里经验丰富的王海龙接过话茬,“带扣时我们要用力矩扳手引扣,力度要精确到1牛米。”说到激动处,王海龙嘴里的专业词汇直冒,大家笑着说:“这滔滔不绝的,挡都挡不住。”
这是钻探队11月第一周技术交流会上的情形,队里每周一次技术交流,雷打不动。
“自己技术再好,浑身都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只有让更多的人掌握了技术,后继有人,企业才有发展后劲。”刘禄敏认准了这个理,他鼓励青年工人学技术,通过上课培训、现场讲解、手把手教学,把理论知识学懂弄通,把经验消化传播,保证每位钻工人人有资料、人人能学会、人人会操作。他还从年轻钻工中培养了一批“技术精、管理通”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了其他钻机队伍,有的已能独当一面,担任了班长、副队长。
队里的兄弟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刘禄敏常说:“人家父母把孩子放在了我这里,我就要对他们负责,对他们的父母负责。”他像老大哥一样关心着他们,谁家有个婚丧嫁娶、老人生病需要照顾,他都会及时出现,跑前跑后。甚至谁家的孩子最近学习不省心了、小两口拌了嘴,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放在心上,从家人的角度为他们设身处地出主意、想办法。
“这些年轻人干的活计苦重,却从不叫苦喊累。我决不能让他们带着情绪下井,不让一个兄弟受伤落伍。”一个拳头攥紧了才有劲,刘禄敏很珍惜和队友们走到一起的缘分,“咱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长,大家要互相关心、彼此照顾,咱们就是一个大家庭。”
在这样和谐进取的氛围里,队友们个顶个都是技术尖子,很多煤矿来队里高薪挖人,却一个也挖不走。一位民营煤矿老板问钻探队职工:“我给你们的钱是这里的好几倍,你们咋就不动心?”“干工作有了精气神,日子才过得有滋味,我们舍不得离开这个家,这里有我们的主心骨。”队友们说。 记者 张秀丽 通讯员 郭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