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万里,华聚山西。作为一种卓越的军事防御工程,不同时期的古代长城在山西绵延横亘数千里,而特殊的地理方位与地形地貌又造就了山西长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区域特征。
首先,山西现存古长城不但类型全而且分布范围广,关隘密集。据统计,我国现存历代长城约2.1万多公里,分布在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在山西境内就有3500公里,文化遗存共计4276处,分布在全省的8个市、40个县(区),存有量位居全国第二,其中仅大同市就有1878处。尤其明长城的墙体长度占到全国现存明长城总长度的十分之一。
其次,山西现存古长城修筑历史久远,时空跨度大,发展脉络清晰,亮点突出。作为重要战略防御工事,山西长城的修筑时间最早起于公元前4世纪,一直到明清,绵延2400余年,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所有时代。战国时赵国就开启了在山西高原修筑长城的先河。今天,在晋东南上党地区的壶关、高平、陵川等地就留存有战国时期的古长城,像陵川县杨村镇境内的闫家沟村长城、北山村长城和泉头村长城就是山西战国长城遗存的代表。其后历两汉、东魏、北齐、北周、隋唐,直至宋代,历朝历代的长城在山西几乎都有实物可寻,如兴县、泽州县的北齐长城,沁水县的五代时期长城等。
值得指出的是,据考证,全国现存唯一的宋代长城就位于今天忻州市岢岚县的王家岔乡。作为国内宋代长城实物的孤例,从性质上看,岢岚宋长城属于地方性的防御建筑工程,西起岢岚县青城山,东与五寨县荷叶坪山相连,所存长城全长约20余公里。同其他长城遗存相比,岢岚宋长城在建筑风格上比较奇特,长城墙体全由片石砌成,部分保存相对完好的地方,墙体高约四米,顶宽两米,部分地段烽火台尚依稀可见。这对于研究宋代的边塞防御、物候乡俗等都有重要的价值。
明朝建立以后,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明政府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延万里的北部防线设立了九大军事重镇,即史书所载之“九边重镇”,其中山西境内的大同镇就是明代北边最早的三大军事基地之一,也是明代出塞的北大门,军事地位十分重要。以九边重镇为依托,明政府在长达200多年的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北方沿边地区长城的整葺和修筑。这些规模宏大的军事重镇与绵延千里的长城和锁口关隘,为拱卫京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军事作用,它不仅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也见证了历史的兴衰与更迭,是三晋及华夏传统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为当时拱卫京都的屏障,明长城在山西前后修筑历时154年,其规模宏大,蔚为壮观。明长城分外长城和内长城,外长城长约450公里,由河北省怀安县进入晋北的天镇县,向西再向西南,经阳高、大同新荣区、左云、右玉、平鲁、偏关,直达黄河东岸;内长城长约400公里,由河北省涞源县延入灵丘县,向西再向西北,经繁峙、浑源、应县、山阴、代县、原平、宁武、神池、朔州朔城区,至偏关白羊岭与外长城会合。
除此以外,在山西还有两条相对特殊的长城建筑,展现了山西独特的自然地貌和易守难攻的天然优势。其中一条是沿黄河修筑的从偏关老牛湾到河曲县石梯子的长城。另一条是沿太行山脊修筑的始于灵丘县牛邦口,经五台、盂县、平定、昔阳、和顺、左权至黎城东阳关的长城。
有长城必有关隘,关隘的设置和利用极大提升了长城的军事纵深防御能力。山西古长城关隘要塞密布,全国无与比肩。作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与冲突的前沿,分布于山西长城沿线上的雁门关、平型关、偏头关、娘子关、宁武关和杀虎口关等雄关要口在古代战争中的地位格外重要。而六关之中,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当属雁门关,所以又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作为长城上的重要关隘,雁门关地势险要,“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被誉为“中华第一关”。从军事的角度看,雁门若失,则忻定、太原无险可守。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发生在雁门关的战事多达上千次,足见其重要性。所以有“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军事史”的高度评价。平型关居雁门关之东,是明代山西内长城的又一个重要关口,北有恒山高峙,南为五台耸立,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关,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此一战成名,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除此以外,在山西,还有因“万里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偏头关、三关之一的宁武关、唐平阳公主率兵驻守的娘子关,以及充满传奇与悲壮色彩的杀虎口关等。这些关隘要口处处彰显了山西在历史上的军事地位和对中国文明进程的历史作用。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山西境内的古长城在中国万里长城的宏大版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多民族汇聚和中华文化多元统一历史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