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城市临猗县,有一位传奇人物,他耿直刚烈、廉政爱民的故事相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他就是明朝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百姓尊称为“铁面御史”和“乔阁老”的乔应甲。
楹联颂廉洁
乔应甲为官35载,一生著作颇丰,计有《便民实政》《三实奏章》《看山集》《难焚草集》《咫园诗集》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楹联文集《半九亭集》。
《半九亭集》共8卷,收录了作者4020幅楹联,因其数量之多,涵盖之广,警示醒世意义之深刻,后人广为传诵。《半九亭集》其中的《为官四条》“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后世奉为从政的信条。从乔应甲楹联中的为官为政为人观,不难看出,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在给我们以训示、教诲的同时,更给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滋养。
骑驴行天下
在乔应甲的传奇故事绘画中,很多都是乔应甲牵着毛驴或者骑着毛驴的画像。一位明朝重臣,为何不坐高抬大轿,却与毛驴同行?因为乔应甲微服出巡从不坐高抬大轿,也很少带随从,总是穿个大褂,骑个毛驴,走在田间地头,为百姓排忧解难。
乔阁老的民间传说很多,其中有一个“毛驴坐花轿”的故事广为流传。一天,乔阁老骑着毛驴在蒲州一带私访时,看到路边有一对母女在号啕痛哭,追问之下,才了解到这家的女儿被当地横行霸道的财主张虎看上,第二天就要强娶回家。听到此,乔阁老一番思量,劝母女俩安心回家,说自己定会还母女俩一个公道。
第二天,张府里张灯结彩,花轿到门前,张虎掀开轿帘一看,轿里竟是一头被绑着蹄子的毛驴。下人递来一封信,只见上面写着:“欺压百姓实可憎,抢占民女更难容。毛驴陪郎把堂拜,何去何回任尔行。乔应甲。”碰到秉公执法的乔应甲,张虎吓得魂不附体,忙命家人随他去送驴赎罪。
铁面立官威
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乔阁老杖毙曹国舅的故事。
曹国舅本名曹应祥,是当朝曹太师的儿子,仗着皇亲国舅的身份,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时逢乔应甲奉旨巡抚陕西,众多百姓知道后纷纷拦路喊冤,张张状纸告的都是同一个人——曹应祥。乔应甲对这些诉状逐一审视,随后,他身着便装,深入百姓,挨家挨户私查暗访。在掌握大量的铁证后,乔应甲立即命捕快将曹应祥捉拿到案。
巡抚大人捉拿曹国舅一事,令陕西官员大为震惊,于是纷纷来说情。面对此情此景,乔应甲说:“朝廷设官,原以为民,这‘为民’二字何重!吾看小民之冤屈,何忍做那不仁不义,贪赃枉法的父母官!”为怕事情有变,乔阁老即刻下令,在长安城钟楼下公开审判罪大恶极的曹应祥,并将其杖毙就地正法,为长安城除一大害。百姓们纷纷称快,齐呼他为“铁面御史”。
乔应甲大公无私、清正廉明的“铁面御史”形象深入人心,在当代也具有镜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