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山西黄河文化的独特内涵
加强对沿黄地区文化资源的普查与保护工作,保护原生态的文化资源。黄河在山西境内老牛湾至禹门口这一段,河道狭窄、河水深切,黄河之水由高而下,一泻千里,构成了一幅幅“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丽画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那磅礴宏伟的气魄,铸就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蓬勃奋进的性格。
《诗经·魏风·伐檀》中“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描绘的是现今山西省芮城县沿黄河一带的支流,可见当时黄河清清腾着细浪。其后两岸水土流失不仅使黄河水色浑黄,而且导致河床抬高,加剧了洪水灾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山西的黄河治理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生态治理仍是重中之重。
建立健全山西黄河文化内涵的研究机制和研究平台,挖掘历史悠久的根祖文化。西侯度遗址、匼河遗址、丁村遗址、陶寺遗址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历程。人文始祖黄帝和炎帝曾长期在河东地区活动。尧舜禹也在山西黄河流域留下文明的足迹。明代“洪洞大槐树移民”更是将山西黄河流域的根祖文化推向最高潮。
将具有特色的黄河文化内涵因素植入文化旅游新区的建设之中,加快沿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明清山西黄河孕育出称雄商界数百年的山西商人,频繁的长途贩运贸易带动了山西黄河水运的繁荣。伴随黄河水运兴起的商贸城镇有托克托县河口镇、河曲、保德、兴县黑峪口镇、临县碛口镇、柳林县孟门镇、吉县壶口镇、芮城县风陵渡等。
山西黄河文化内涵的充分展示
打造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旅游品牌。既要发挥黄河文化内涵助力品牌建设的作用,发挥品牌文化凸显出黄河文化内涵的特色和精神,使黄河文化的内涵深入人心,不断增强黄河文化旅游的影响力,促进市场优势的形成。
形成科学合理的黄河文化宣传体系。沿黄各景区要根据本地的文化资源建立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景区,避免各景区旅游项目的同一化现象。拓展多渠道的宣传路径,尤其要让旅游者置身于各种活动中切身感受黄河文化的深刻内涵。
确保沿黄各景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态开发,要避免沿黄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超容量开发、出卖文化资源的毛坯而忽略文化价值的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思路单一和模式雷同等问题,坚持以生态文明为指针,做到根据各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禀赋差异而设计出不同的生态化开发模式。
持续挖掘与全面展示黄河文化的博大内涵,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推进山西文化大省、强省建设,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突破,以此来推动山西黄河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