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立县于西汉元鼎三年(前114),治所最早在今定襄县城西。东汉建安二十年(前215),曹操迁阳曲县民于今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新置阳曲县。隋唐时期,阳曲县建制变化频繁,今大盂镇、黄寨镇、东黄水镇、凌井店乡、北小店乡分别建立过盂、狼孟(阳直)、汾阳、抚城(乌河)、燕然、洛阴等县政权。唐贞观十七年(643),除今凌井店乡境内的抚城(乌河)外,其他各县均并入阳曲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阳曲县治移至太原府城西郭外。金天会年间,又迁至内城唐明镇(今水西门街一带)。到元、明、清三代,阳曲县一直为山西太原府治,为当时山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史称“晋阳首邑”。
阳曲县成为“晋阳首邑”,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渊源。
其一,源自古晋阳的历史兴衰。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消灭后汉残余在太原及周边建立的北汉割据政权,在公元968年至979年的十余年间,“三下河东”攻打晋阳。赵光义即位后,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御驾亲征,攻打晋阳城。破城后,赵光义下令焚毁晋阳城,又引汾晋之水漫灌晋阳废墟,致使晋阳城彻底毁灭。由于太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抵御北方辽国日益严重的威胁,赵光义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在距晋阳城遗址东北40余里的唐明镇(今太原城区西羊市大关帝庙附近)重建太原城,北宋嘉佑四年(1059)设立太原府治,改晋阳为“太原府”。阳曲县正是在宋太宗赵光义重建太原城后,移至太原府城内,原太原府城唐明镇并于阳曲县。北宋以后,随着晋阳、盂、狼孟、太原、平晋等县或废,或并入阳曲县,太原府城内只有阳曲一个县,为太原府治直隶县。
其二,源自重要的地理位置。阳曲县金天会年间成为太原府治,山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当时的阳曲县地处山西腹地,太原盆地正中,县境东、西、北三面环山,具有山川之险的优势。明万历《太原府志》卷之四形势篇记载:“阳曲县居天下之脊,当河朔之喉。”县境北端系舟山脉巍峨雄壮,连绵数十里。位于阳曲县与忻州交界的石岭关山势峻险,关隘雄壮,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太原通往代、云、宁、朔的交通要冲,太原忻定出入之门户;位于阳曲县高村乡河庄村的赤塘关,与石岭关呈犄角之势,为攻守兼得之重要关隘;位于阳曲县西凌井的天门关,山势险峻,阴森狭窄,扼太原通往静乐、宁武等晋西北各县古道之咽喉,历为兵家设防和夺据之地。清光绪《山西通志》载:“天门关,古乾烛谷也,旧设巡检司,其西为凌井口,有凌井驿。岚、保、兴、静诸州县南出之冲途也。”清道光《阳曲县志》记载:“二山回合如门,在县之乾方,故曰天门。”天门关北去15公里是阳曲县西凌井,史称凌井驿,清道光《阳曲县志》载:“阳曲旧设三驿,城晋、凌井直通石岭、天门咽喉之路。”石岭关、赤塘关、天门关,扼太原与晋北出入咽喉,控太原北向交通要冲,有“并北屏障”“忻南锁钥”之称,是护卫太原的三道关口,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地位。
其三,源自广阔的地域优势。自阳曲县成为太原府直隶县后,春秋时期的晋国盂县,战国时期的赵国狼孟县,隋唐时期的阳直县、汾阳县、洛阴县、燕然县及北宋时期的晋阳县、平晋县、太原县先后并入阳曲县。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因榆次境域变更,榆次县西北乡八百户并入阳曲县。清末至民国,阳曲县作为山西省治,辖境最广。清道光《阳曲县志》载:“阳曲县所辖八区共一百六十四编村六百九十五附村。县治东西广一百四十五里,南部袤一百二十里,自县达京师一千二百里。东至孟家井榆次界三十里、王胡庄寿阳界六十里,西至火山村交城界八十五里,南至杨家堡太原界十里,北至关城子忻州界一百四十里。”也就是说,当时的阳曲县包括了今阳曲县全境及太原市尖草坪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迎泽区、小店区、古交市和晋源区的一部分,县境总面积近5000平方千米,无论从地域面积,还是人口规模均为今太原地区之最。而且,其土地广袤,物产丰盈,资源丰富,为山西粮食生产大县、煤炭资源大县,在太原府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四,源自深厚的人文底蕴。阳曲县于西汉元鼎三年(前114)立县,至今已有2136年的历史,其史之远,其地之弘,其人之杰,其景之盛,首屈一指。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孕育出无数功业昭著的杰出人物。春秋晋国贤大夫窦犨,三国名将阳曲侯郭淮,东晋著名文学家郭澄之,唐代杰出政治家狄仁杰,唐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北宋著名将领呼延赞,明代河南按察使、四川右布政使王道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清代诗画小说家刘璋,清代任汾阳教谕、吉州学正、所纂《吉州志》被誉为一代“名志”的裴国苍等。他们或是安邦定国的文臣武将,或是造福一方的清官,或是气节凌云的贤达,或是才华横溢的雅士,在阳曲县2000余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写下了不朽的篇章。著名的“阳曲八景”更是成为昔日“锦绣太原城”的地区文化符号和地域标签。清道光《阳曲县志》载“阳曲八景”:烈石寒泉、天门积雪、崛围红叶、汾河晚渡、土堂神柏、双塔凌霄、巽水烟波、西山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