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服务 助企纾困有力度
该行把加大信贷投放作为助企纾困的首要任务。
坚持把金融服务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积极跟进全省产业转型、数字转型“两个转型”的战略安排,抓住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和山西综改示范区两大引擎,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绿色低碳、数字经济、民生消费等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11月末,全行累计发放贷款381亿元,助力地方稳经济稳就业。
积极对接普惠企业的融资需求,对新型经营主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制造业、仓储物流等行业以及对就业吸纳带动能力较强的行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统计显示,11月末全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27亿元,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市场主体等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领军银行的战略定位,聚焦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保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三农”领域信贷支持,加大对特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购销、加工等环节信贷投放力度。截至11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达51亿元。
减费让利 助企纾困有温度
该行把有效落实中小微企业减费让利作为助企纾困的应有之义。
主动承担抵押登记、评估、公证等费用,持续落实账户服务、支付手续费等12项费用减免措施,切实做到“应降尽降、应免尽免”。
通过运用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以及专项再贷款优惠政策,将利率优惠传导至符合条件的客户。全面下调普惠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利率。贷款利率下调后,按现有用信规模测算,预计一年内将向企业和群众让利20570万元。
积极对接合作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授信客户逐步减少或取消反担保,降低融资门槛。积极协调担保公司将“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的政策落地,减轻企业融资负担。
多措并举 助企纾困有速度
该行把提升服务质效作为助企纾困的制胜法宝。
通过“专业化+线上化”的服务模式,提升业务审批及审核效率,全力保障资金支付及使用的快捷性、便捷性和安全性,有效缓解了疫情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合理利用贷款纾困政策工具,差异化实施风险化解措施,针对因疫情等受困暂时失去还款能力的客户,综合运用无还本续贷、延期还本付息、调整还款方式、变更还款计划,做好金融助企纾困。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11月末,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办理展期65笔、金额5644万元。对受疫情影响出现临时性逾期的254位客户,实施了征信保护和贷款分类回调。
畅通惠企惠民绿色通道,建立“容缺”审查审批机制,对于确因防疫管控等特殊原因无法提供金融业务所需资料或不能到现场办理业务的客户,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启动应对疫情业务连续性预案,灵活采用“线上核实、先办后补”方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崔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