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鱼纹瓷器常以组合图案的形式出现,它是利用谐音的表达手法赋予画面一种吉祥喜庆的寓意,这与明清时代“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文化氛围有关。此种艺术表达手法,主要是受传统文化中文字谐音修辞的影响,它鲜明典型的把所谐之音点落在瓷器组合纹饰的吉祥本意上,使人自然地联想到一句吉祥语。因“鱼”与“余”谐音,寓意吉祥、富裕的“有余图”。折腰碗始见于唐代,流行于元代,因碗壁曲折似弯腰而得名。通体采用五彩装饰,绘有鱼纹图案。这种纹饰早在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彩陶中已出现,其后的商周青铜器、玉器,秦汉的漆器、彩陶上,鱼纹均得到广泛应用。到了唐代,此纹开始用于瓷器装饰。宋代定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耀州窑、磁州窑都有大量的鱼纹装饰。明清之际,景德镇御窑生产的鱼纹瓷种类繁多,最为引人注目。鱼的吉祥之意汉代就有显示,人们认为鱼象征多产,食鱼可去疾不老,又可乘鱼升仙,金鱼能禳灾避祸。明清以来,运用物象谐音组成吉语,给事物以象征表现成为新的时尚,鱼以及鱼与其他事物的象征建构,不仅表现着对人口繁衍的祝福,而且更多地趋向对农作、物产、年运丰足的祈盼。
鲤鱼跃龙门是明清瓷器中的一种传统寓意纹样,它一般以鲤鱼、龙、波涛组成。辛氏《三秦记》记载,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聚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也,不上者点额暴腮。这就是鲤鱼跃龙门的传说。龙门,在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之间,跨黄河两岸,形如门阙,这里交通不便,水险浪高,一般的鱼鳖之类游不上去,而能跃过龙门的鱼就变成龙了。人们后来用它比喻金榜题名,寓意高升昌盛,表达了他们祈求升官登仕的美好愿望。明清瓷器尤其是清代瓷器中这一题材比较常见,它是象征吉祥的装饰纹样之一。
宋代以后,鱼纹题材广泛地运用于瓷器装饰上。除了单独的鱼之外,还有与莲花、莲叶组成的莲池游鱼纹饰,与水藻相配的鱼藻纹。由于鱼与有余的“余”谐音,所以鱼也象征富足、富裕。在清代,瓷器上也有鱼纹和蝙蝠、乐器磬、兵器戟、盘肠、“卍”、钱等组成的“连年有余”“吉庆有余”“富贵有余”等吉祥纹饰。清雍正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瓷碗釉里红是以氧化铜作着色剂,于胎上绘画纹饰,后罩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制而成,因红色花纹在釉下,故称“釉里红”。釉里红为元代中期景德镇窑的重要发明之一,明代宣德时期烧制极为成功,形成鲜艳的宝石般红色,清代康熙、雍正时期烧制的“釉里红三鱼高足瓷碗”等,也是精品。
明琉璃鱼耳炉敞口,阔颈,鼓腹,圈底,下承三兽足。炉身两侧附鱼形耳。外壁及耳以黄、绿、蓝三颜色琉璃釉进行装饰,古朴庄重。
鱼纹图案作为中国陶瓷最古老而又延续时间最长的装饰纹样之一,正是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纯正表现。“辟邪求吉纳福心理是一种普遍的民族文化心理”,它是民间群体共同强烈的情感需求,所以重视艺术与人的生命功利的价值,强调合于意的幸福感受,是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思想。明清两代,城市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扩大,使得这种带有功利性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思想强化。民众的文化心态和审美观念更多地关注到切身利益和功利需求上来,人们对物质或精神功利性需要的满足程度成为最重要的审美理想和标准。由此可知,明清瓷器上大量出现赋予吉祥意义的鱼纹图案“不仅反映了吉祥文化的鼎盛和普及,同时也反映出封建社会末期社会世俗化的功利价值观”。太原市博物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