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是在求新、求变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谁掌握了创新之匙,谁就抓住了发展先机,并有望成为规则的制定者、长期的领跑者。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科技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也是推动地方工业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企业一端连着社会需求,一端连着供应,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更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相关数据显示,全社会研发投入的76%由企业投入,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的860余项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有680余项。回顾经济发展史,唯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引领行业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是微软、谷歌、亚马逊这样的跨国外企,还是华为、大疆这样的国内企业,无不是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不断在创新领域持续发力,才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并积累起难以逾越的优势,甚至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 创新是发展之魂,这早已是共识,但实现创新突破却并不容易。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除了需要资金、人才、资源、供应链、服务等环节通力配合,还需要企业敏锐地洞悉和预判发展趋势,在正确的赛道上敢于“押注”。投入大、周期长、成功率低……正是由于考虑到这些“弊端”,很多企业往往对创新敬而远之。譬如在现实中,不少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不高,且往往以“追赶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为主,原创性、首创性的重大创新还比较少。所以在面临市场波动时,抵御风险的能力十分有限,关键技术“卡脖子”就是最突出的表现。 没有科技创新,就谈不上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我们迎难而上,牢牢抓住提高创新能力这个根本,不断健全创新体制,完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主体,弘扬创新文化。具体而言,应当通过融资支持、税费支持、资源支持等手段形成政策合力,为企业及时解决研发中遇到的人才、资金、制度等问题,进而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产业聚集。我们欣喜地看到,为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太原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营业收入首次达规模等奖补政策,截至目前,已累计安排近1.6亿元资金支持800余家企业技术创新。
为企业科技创新“减负”,就是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时间从不吝啬对奋斗者的褒奖,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推进创新战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就必然会推动企业大胆创新,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为太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