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城的修筑,上起战国,下迄明、清,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所有时代;山西长城古建保存完整,包括边墙、关城、军堡等丰富建筑遗存;山西长城文化厚重,见证了北方民族融合,形成了独有的军事文化和边塞文化。
历史变迁
山西长城的时代,综合各种文献的有关记载,有战国中山、战国赵、秦、西汉、东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清等,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所有时代。长城时代之多,与山西历史地位的重要性息息相关。山西不仅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与交流的交汇地带,而且历来是各封建王朝统治与争夺的核心区域,因而始终都是我国长城分布的主要地区。
早在战国晚期,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国为“遮绝赵救及粮食”,在东起太行山、西至沁河的长治、晋城两盆地交界的山地沿线修筑了长城,今壶关、陵川、高平诸县(市)仍存断续的长城遗迹。
东汉长城,以往关注和研究并不多,而且有关长城位置的考证都过于简略,至于长城遗迹,也始终未见踪影。东汉立国初期,北部边疆面临着卢芳等割据势力和匈奴、乌桓、鲜卑频繁袭扰的严峻局面,从东汉建武十二年(36)至二十一年(45),东汉政府5次于北境修筑长城。今山西省左云、右玉两县发现建武十二年长城遗迹,天镇县发现建武二十一年长城遗迹,成为目前唯一见有东汉长城的省份。
北朝诸代延至隋朝,山西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加之纷乱的政治环境和复杂的民族关系,长城的修建非常频繁。山西省东北部天镇县发现的一段长城,就属北魏长城,但到底是泰常长城,还是畿上塞围,有待进一步勘察研究。今宁武县中部至原平市西北部的长城,从其分布位置、遗迹特征等可以确定为东魏肆州长城,这里在当时也是东魏的北部边界。它们都是为防御北方柔然侵扰而筑。
北齐时,为防御山胡、突厥等,在今山西省西部吕梁山沿线有天保三年(552)的黄栌岭至社干戍长城,北部恒山沿线有天保六年(555)的幽州北夏口至恒州长城。目前,在吕梁山沿线的方山县和五寨县存天保三年长城的部分遗迹;在西起今兴县黄河东岸,向东北经岢岚县、五寨县、宁武县、原平市、代县、山阴县、应县、浑源县至广灵县,存天保六年长城遗迹。天保三年长城和天保六年长城后又成为天保七年(556)西河总秦戍至海长城的组成部分。天保七年长城是山西省除明长城以外,保存最为连续、遗迹也较为清晰的现存长城。另外,山西省东南部泽州县与河南省交界地带有河清二年(563)的轵关长城,此为防御北周进攻而建。
北周和隋朝时,突厥成为威胁中原王朝北境的主要势力,因此中原王朝多次修筑长城。涉及到今山西省的包括北周大象元年(579)的雁门至碣石长城,隋朝开皇元年(581)稽胡修筑的长城和隋文帝敕修的长城,以后又有岚州刺史卫玄监筑的长城,还有开皇十六年(596)、十九年(599)修筑的长城,它们都位于山西省北部,是对旧有北齐长城,主要是北齐天保七年长城的修缮利用。目前在岢岚县发现较短的几段长城,均与北齐长城相连,是隋代开皇年间(581—600)修缮北齐长城时增筑所为。
隋以后至明代,山西长城的修筑明显减少。仅沁水县发现五代时期梁晋交战时所筑长城,岢岚县境的部分北齐长城,在北宋时可能曾经修缮利用。
进入明代,山西作为与蒙古族交兵的重要区域,长城的修筑终明一代。因镇守目的不同被分为外、内长城,外长城为边境防御,内长城为京畿拱卫。山西省外长城大部分隶属于大同镇,少部分外长城(偏关县柏杨岭至老牛湾段)、黄河边长城(偏关县、河曲县黄河东岸长城)隶属于山西镇;山西省境内东西走向的内长城也隶属于山西镇;山西与河北两省交界区域,地处太行山脉的南北走向内长城隶属于蓟镇及真保镇。
清朝在石楼、永和、大宁、吉县和乡宁诸县的黄河东岸修筑的“长墙”,是为防止捻军东进而修筑,其时已处清朝晚期,成为我国长城史之绝唱。
文化价值
在绵延悠长的历史进程中,山西长城蕴含了特殊的文化内涵。
长城见证了民族融合与交流。长城多数都是汉族政权和中原王朝为防范北方游牧民族袭扰而筑,但长城两侧的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历史前进的主流。即使是少数民族政权,也非常重视长城的修筑。如鲜卑政权的北魏、东魏为抵御柔然的进犯,在北境修筑了长城。明代隆庆议和后,长城沿线开设了很多马市,促进了汉族与蒙古族的经济文化联系。因此山西长城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见证。
山西北部地区在长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与长城紧密相关的、以农为主、兼营牧业,以汉文化为主、兼有少数民族传统为特征的边塞文化。边塞文化的核心就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但又不失坚毅、张扬之个性。这种文化一直绵延至今,是历史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与物质文化遗产。大同城的雄浑、雁门关的沧桑、杀虎口的悲戚、平型关的凯旋都见证着山西人民不屈不挠、奋勇创新的时代品质。
长城是补正史之缺的珍贵实物资料。山西长城的发现,印证并补充或更正了有关历史文献的记载,为研究各时代长城的修建及相关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如战国时秦国为“遮绝赵救及粮食”,在东起太行山、西至沁河的长治、晋城两盆地交界的山地沿线修筑了长城,真实地反映了长平之战规模之大,消耗之巨。再如以往很少关注的东汉长城,在天镇、左云、右玉三县发现了相关遗迹。北齐天保年间(550—559)长城的调查研究,证明了北齐天保七年长城包括天保三年长城和天保六年长城在内。在史书中,未见隋开皇十九年(599)修筑长城的记载,但岢岚县发现的开皇十九年修筑长城的刻石,正补史载之缺。而且这方刻石,还记录了修筑时间、民夫来源和人数、修筑长城的长度等信息,为探讨长城修筑的工程量提供了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左权县黄泽关堡发现的明代《新修十八盘并天井郊城堡图》碑,完整刻画了关堡的布局和设施。这在明代长城沿线是非常罕见的,对于深入研究明代长城防御体系和关堡格局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