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疾跑两步赶着去上班。倏忽间,太阳从描着金边的云里歪了一下脑袋,按下快门一般,曝光在我世界的光与影重叠拉伸,美妙定格。风口处,迎面而来的凉风,伴着秋叶特有的甜味,又把我带回了记忆的深处。
太原的秋,总是让我恋恋不舍的。大学毕业,曾有机会留在南京工作。但梦醒了般,我像一只归途的鸟,理了理羽毛,落回了太原这个最熟悉的地方。
父母在,不远游。那个秋季,大学毕业的我坐在家中,并没有急于找工作,而是静下来,写写字,读读书。窗外那株长到五层楼高的泡桐树,已寻不到一朵过往的花,它正俯首静静地一颗颗结果,不想被打扰的样子。我依偎在母亲身边,两个人像朋友一样,聊着我大学期间遇到的男生和无疾而终的爱情。秋风起时,窗外的泡桐树又很快把结了多时的果实,簌簌丢在风中。
我踩着脚底沙沙作响的秋叶,QQ里不断收到同学们的好消息。那年秋天快结束的时候,我上了班,从事了心仪的文字工作。工作中四处奔波,也让我有机会到处走走。所遇的人和事,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但每每让我庆幸,所有的遇见都是礼物。没过几年,偶然的机会,我接到了采访任务,专职采访太原市的园林新闻。又一次,我的热爱与工作不谋而合。
在超过十年的园林新闻采访中,我没有为完成工作任务匆匆忙忙,而是经常被一些细枝末节和无关紧要所吸引。曾在一个村子遇到一株老树,边听着村民守护它的故事,边去触摸它。那是我第一次很认真地触摸一棵树。一瞬间,仿佛有声音敲击了我的心灵,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太原公园里的秋,总是把“自我”发挥得淋漓尽致。那刚修剪过的花灌木没几天就凌乱了头发,让园林工人劳作不息。各处的树叶,肆无忌惮地野蛮生长,还没来得及红了脸颊,就落在了地上,催促着人们去欣赏。太原的市花菊花仗着秋天的主场,我花开后百花杀,也是放肆妖娆。大爷大妈们在秋色里,舞动着身体,仿佛青春从未离去。
2023年的秋天不约而至,这一次,有一名两岁的小孩代替我,成为了那个抢着去踩落叶、听沙沙声的人。那位陪着我听周杰伦演唱会的家伙,与我组成了家庭。前不久林志炫演唱会的一曲《单身情歌》,又把我拉回了那个似乎离我很远的少女时代。但仅仅是一个自由的夜晚的时间。听完演唱会回到家,小孩还睁着大眼睛,一副妈妈不哄就不睡的捣蛋样子,让老母亲不禁笑着“老泪”纵横。
说来也怪,这个小孩竟比我更爱那大自然里的一花一木。别的男孩子抢着玩玩具车的时候,他把目光都给了路边的花。玫瑰、月季、菊花……教过一次的花木中英文名称,他之后再看到就能一眼准确认出,并能流利地说出名称。
我会陪小孩坐在窗边,听秋雨敲打,看秋叶落下。最终,他给我的满怀拥抱,才是馈赠给我的最柔的风和最美的秋。小孩总是轻唤妈妈,从春到秋,从天明到梦里,还时不时口口声声说最爱的人是妈妈,小孩就这样“哄骗”着我,我抛弃睡眠时间,一遍遍给他盖被子、哄睡。从十指不沾阳春水,到为了让小孩多吃口肉,捏出丸子这类神奇的食物。从我从来不熬夜,到自己生病发烧依然整夜照顾小孩毫无怨言。我突然明白,为何什么都想给他。
秋天转凉,我望着城市间随处可见的菊花,不再如过去肆意绽放。每片花瓣都是优雅而清冷的,冒着清晨的露珠,这是沉淀后的姿态。我告别园林领域的采访也已多时,每当面对评论领域新的任务和挑战时,我似乎多了几分从容和淡定。但我依旧是我,也会在孩子睡着的深夜,想多看一页书,多看一集剧。在耳畔被无休止的儿歌环绕时,戴起耳机,静静地听一曲周杰伦的《夜曲》。
我的白发多了几缕,但过敏体质不敢染发。前几天去超市选购洗发水时,导购员瞧着我的头发直言不讳:“姑娘,你的发际线后移、发顶扁塌,赶紧用用这款最新推出的洗发膏吧!”我逗她:“哦,偏不。”然后笑着离开了。
周末时,我带着小孩去了龙潭公园。这会儿正是银杏树最美的时候。他置身金色的秋景里,咿咿呀呀哼唱着《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两只小手挽成一朵花的样子,努力把秋天唱给我听,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