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梨海深处点花花

  张玉虎

  清明之后,谷雨节前,是一年中最为华美、最为浪漫的时光。

  4月10日,农历三月初二,正当梨花盛开的时候,祁县梨花节在古县镇的闫漫村举办。省散文学会组队前去采风,并举行省散文学会创作基地挂牌仪式,笔者有幸叨陪,以记心中点滴。

  祁县是建制2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几千年来,名人辈出,文化勃兴,素有“世界茶文化之都”“中国诗词之乡”“中国晋商社火之乡”等美誉。祁县是特产丰富的农业大县,尤以养牛和酥梨种植最为知名。酥梨种植15万亩以上,为全国之最,且品质优良,行销国内,出口欧美。2003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委员会授予“中国酥梨之乡”。

  参加完梨花节的开幕式后,我们一行人来到闫漫村梨花苑的观景台上,观看那十万余亩的连片梨花,无边无际,如云似雪,美不胜收。

  观赏美景时,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在梨花花海中,在好客的敞开双臂迎接宾朋的梨树下,有的人端着相机、手机在捕捉梨花和人物的最美瞬间;有的人在调整身姿、变换表情,要在花海里留下倩影。在这些人群中,还有一部分“另类”:他们手中拿着一根细长棍,到了梨树跟前,拿着那细杆儿轻轻地抚摸那些水嫩的梨花。好奇的我,对他们怪异的行为不得其解,遂上前询问。一问才知,他们是这片花海的主人——是祁县的梨农。他们是在花田中干农活,干一种我们听也没听说过、想也想不到的农活——点花花!

  “点花花”,这样的农活,不但听着新鲜,而且让人觉得诗意十足。

  有点儿常识的人都知道,所有作物在花季,都是需要有蜜蜂来传播花粉的。祁县的梨园,不,是梨海,面积太大了,有15万亩还多。可当地的养蜂人却不多,蜜蜂们没法满足这大量梨花的需求。于是,用科学知识武装了头脑的梨农们,便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来提高梨树的坐果率。给梨树进行人工授粉的这种农活,祁县的梨农们叫作“点花花”。这个点字用得好啊:厾厾点点、点到为止;星星点点、由点到面……这样鲜活生动诗意满满的新鲜词汇,只能出自辛勤劳作且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农民之口。这个工作,如果让专家来命名,肯定只能用“授粉”这样专业性强的字眼了,虽然定义准确,但少了感情色彩。由此也可见,农民群众思维是多么活跃,词汇是多么丰富,语言创造力是多么强。

  点花花这活儿,由于细致、费工,一个人一天也做不了多少,而梨树的花期又有限,种植面积较大的人家,自己忙不过来,便需要请人来帮忙。雇请的人,也都是年龄适当、手脚麻利的女人。祁县的梨树产业,催生了一个新的农活——点花花,加上之前的整枝,其后的疏果等工活,也为当地的剩余劳力找到了出路。

  在路上,我们有幸碰到一位干完活儿、骑着电动车准备归家的女子,向她请教点花花的细节。于是才知晓,梨树的花虽然美,但花期却很短,只有清明和谷雨中间一个星期的时间,而点花花这种农活,用梨农的话来说,又是一种十分“细法”的活儿。先得采下雄蕊,放在一个容器内,用一根粗细适度的有弹性的杆儿,头上绑上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绒球儿,蘸上雄蕊,轻轻地往梨树的花儿上“点”:轻了不行,轻了不到位;重了更不行,重了要伤花。用这不轻不重的力,要均匀地把树上的每一坨花都点到!点花花的,绝大多数是心灵手巧的女人们。

  梨花丛中那些笑靥胜花的农家女子们,满怀着对秋季果香的期望,点着那些皎洁的梨花,也装点着这色彩略显单调的梨园,让这望不到边的花海更为灿烂起来,更为活泛起来,也更为丰润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地方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地方新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视点
   第07版:国际新闻
   第08版:作品
在晋阳街公园拥抱春天
并州春曲
小区的春天
读读经典
梨海深处点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