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不相干

斌 礼 绘

刘志杰

  雨水后,天气乍暖还寒,远方亲友在电话里发来暖心的问候:“天气还冻人了么?”我也以乡音答之:“不相干哩。”

  “不相干”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口语词汇,查阅辞书得知其有三个义项:不相犯,不相干扰;不相关涉;不要紧,没有关系。文学作品中常能见到“不相干”的身影,如:宋代范成大《次韵孙长文泊姑苏馆》:“闻道扁舟春共载,雪云虽冷不相干。”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1回:“不相干,这书断然写不得。”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南院子马棚里走了水了,不相干,已经救下了。”茅盾《锻炼》二:“总而言之,不相干,腿上擦伤了一点。”

  在山西方言土语中,“不相干”表示“不严重、不要紧、程度减轻”的意思。作为副词,其所修饰的动作或者状态,是一种消极的、反面的、人们所不希望的状况,而不去修饰积极的、正面的、人们所希望的状况。

  需要指出的是,“不相干”在山西方言语境中是一个惯用否定句式。就是说不要紧、不严重称之为“不相干”,而要紧、严重则不能说“相干”。如:提着东西去看望病人,床上的病人连忙说:“我这病又不相干,咋也不咋。”你不能对他说:“谁说不相干呢?我看着病得很相干,非常相干,你得好好养病。”病得轻可以说“不相干”,但是病得重不能说“很相干”。再如:学习成绩不是太差可以说“不相干差”,但成绩不是最好却不能说“不相干好”。在山西方言中,类似的惯用否定句式还有很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视点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国际新闻
   第08版:晋韵
不相干
走进傅山旧家
旧地重游话友情
灯火璀璨常家坡
革命火种在这里点燃
水母娘娘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