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临汾学生小贾几个月前意外受伤,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后,外伤逐步痊愈。但7月中旬,他突然开始呼吸不畅,当地医生建议紧急转往省城的医院治疗。7月14日一早,杨鹏接到了小贾父亲打来的求助电话。“杨大夫,我儿子几个月前受伤住院,做过气管插管,现在有了并发症,不知道能不能转到咱们医院?孩子才17岁,求您了!”“别着急,快把片子发给我!”杨鹏一边安慰家属,一边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初步判断,患者应该是气管插管导致损伤性气道中心狭窄,必须手术清除,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杨鹏建议将小贾转到太钢总医院,他在太原做好了手术准备。
上午11时,杨鹏再次接到家属发来的视频连线,只见小贾双目紧闭,脸色青紫,已处于昏迷状态。“别慌,你们到太原还要两个多小时,孩子现在的状况不好,马上转到最近的医院抢救!”紧急转到灵石县人民医院后,医生多方会诊,为小贾进行气管插管抢救,但尝试多次,即便用直径仅4毫米的婴幼儿插管,依然无法打通气道。而且小贾气道狭窄处又恰巧是气管切开的常规位置,没法做气管切开手术。小贾因严重缺氧已陷入深度昏迷,医生只得下达病危通知书。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家属再次向杨鹏求助,希望他能赶到灵石帮忙救治。
“太原到灵石最快也要两个小时,孩子能不能坚持住?做气管扩张抢救的大型设备也搬不到当地,只用简单的床旁气管镜和球囊扩张导管,手术的难度太大了!”杨鹏的脑海中,霎时闪过了这些念头,但都被救死扶伤的信念压了下去。他迅速整理急诊手术设备,踏上赶往灵石的车。
杨鹏赶到当地医院时,失去意识的小贾依然在顽强坚持。患者气道阻塞严重,还不停呕出胃容物,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过硬的手术操作技术,杨鹏一点一点反复扩张,终于将小贾只有1毫米的气道逐渐扩张至4毫米,一支儿童用插管顺利通过狭窄段,快速连接呼吸机。“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好转”“眼睛睁开了”“意识恢复”……听到护士兴奋地报告,杨鹏的心才落下来。
“抓紧时间,立即转到太原!”路上,杨鹏密切关注着小贾的生命体征,提前联系同事做好手术准备。当晚9时,刚返回医院,他又扎进手术室为小贾做扩张气道手术。直到第二天凌晨2时,手术顺利结束,一身疲惫的杨鹏才走出手术室。目前,小贾已经基本痊愈,不日即可出院。
记者 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