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摸清家底

北京公示首都功能核心区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郭宇靖)23日起,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对首都功能核心区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北京市规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北京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象,进入保护名录的传统地名,将建立全流程审批机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保护名录内的传统地名,并将加强对传统地名研究及宣传工作。

  据了解,北京市高度重视传统地名的保护、传承和宣传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及《2021年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任务清单》。

  2021年,北京市规自委会同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政府开展了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编制工作。编制团队参考大量明清史料、地图等资料,对老城地名使用时间、得名由来、历史沿革演变进行了精心考证,还原了老城街巷真实历史沿革,深入挖掘老城地名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了解,编制中不少地名出现时间被大大提前,如杨梅竹斜街,此前多认为是清末地名,此次编制过程中发现纪晓岚乾隆年间《阅微草堂笔记》中已有“杨梅竹斜街”记载,从而将这一著名街巷历史提前到了清代中前期。大量以城门命名道路,如崇文门内外大街、宣武门内外大街、德胜门内大街、安定门内大街等的命名也可追溯到乾隆年间,而非20世纪60年代的修改与规范。

  经过前期资料收集、价值评估、街道和责任规划师校核、专家论证等工作,首批583处传统地名列入保护名录初选名单。其中东城区279处,西城区304处,大多数位于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从地名产生时期看,元代2处,明代153处,清代379处,民国47处,当代2处。

  北京市规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对于进入保护名录的传统地名,将建立全流程审批机制,严格审批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保护名录内的传统地名。另一方面,加强对传统地名研究及宣传工作,通过“北京地名网”对纳入名录的传统地名进行宣传,讲好地名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据了解,2022年编制团队将继续开展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第二批)编制工作,并适时对社会公布,同时逐步建立地名文化遗产定期评估机制,及时增补新的地名文化遗产,实现地名动态评估和名录有序调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问题奶茶、火锅等被曝光~~~
摸清家底~~~
缓解“等米下锅”焦虑~~~
~~~涉案金额约百万元
~~~另有2家景区延期复核
~~~实时、高效、精准公开公示破产信息、破产状态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今日观点
   第03版:都市新闻
   第04版:都市新闻
   第05版:经济新闻
   第06版:经济新闻
   第07版:聚焦疫情防控
   第08版:社会新闻
   第09版:热线新闻
   第10版:综合新闻
   第11版:中国新闻
   第1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第13版:中国视点
   第14版:中国关注
   第15版:中国广角
   第16版:中国广角
   第17版:国际新闻
   第18版:国际广角
   第19版:文娱新闻
   第20版:文娱新闻
   第21版:文娱新闻
   第22版:2020东京残奥会特别报道
   第23版:体育新闻
   第24版:天龙文苑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全面排查同品牌所有门店
北京公示首都功能核心区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国家为科研经费拨付设时限
南宁破获利用欧洲杯赌博案件
黑龙江3家4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
深圳建立破产信息公开公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