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范“坑老陷阱”需疏堵结合

宋鹏伟
  近年来,一些不法经营者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需要陪伴、渴望健康、认知较弱等特点,炒作概念、虚假宣传、设置陷阱,骗取老年人钱财,老年消费侵权问题时有发生。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为帮助老年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6大提示,助老年人识别“坑老陷阱”。(《工人日报》10月14日)

  老人购买保健品、医疗器械上当受骗的新闻,绝非什么新鲜事,但一直很难禁绝。究其本质,手段可换,核心不变,就是夸大宣传,甚至无中生有——有病治病,无病延年。骗子五花八门,为什么老人始终是重灾区?甚至毫无抵抗力?

  因为需要——骗子能给的,其他人虽然也能给,但从来都很吝啬。大体来说,老年人有两项不同于中青年人的需要:一是减轻病痛和减少死亡恐惧的需要,二是排解孤独和感受温暖的情感需求。

  人老了,各项身体机能都在退化,相比身体上的力不从心,精神上的绝望感更为明显。怎么能不生病?如何能根治病?这些年轻人很少考虑的命题,老年人几乎每天都在想,因此尤其关注有关养生的内容。这时候,精心包装过的骗子便对症下药,无论是发达国家人民正在吃的,还是老中医“不慎泄露”民间的秘方,都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科学常识不足是一个原因,防范意识不够也是原因,然而更重要的,恐怕是“宁信其有”的心理在作怪。一边是“包治百病”的好处,一边是至多白花点钱的坏处,是否相信的成本明显不对等,所以保健品在老年人群中大有市场。骗子的另一手更加厉害,做你的孝子贤孙。老年人太需要被关心、被尊重了,儿女们也许从没忘记给钱,但在陪伴和沟通方面连骗子的一半都做不到。

  在日常普通消费中极度省钱,甚至喜欢“占便宜”,于是很难抵御低价游的诱惑;攒了一辈子,多少有些积蓄,总想给儿女们减轻一些压力,所以容易陷入理财圈套,可能血本无归;唯一舍得花钱的地方就是治病消灾、延年益寿,却由于缺乏科学常识,加之对方骗术高超,因此很难抵挡得住……凡此种种,根源在于有钱又有闲,加之退休后脱离社会,防骗常识没能及时更新,从而使得自己成为痛点突出的弱势群体,极易被骗子盯上。解决这一痼疾,需要有关部门对挖设“坑老陷阱”者严厉打击,尤其是对打着养生讲座、专家访谈、有奖听课、免费体检、等旗号的非法“会销”活动,要及时发现和取缔;此外,还要加强防骗知识的宣传力度,让每个老年人知晓骗子的常见伎俩;最后,年轻人要多关心老人,平时多陪伴和沟通,从而为老人建立防火墙,不给骗子以可乘之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今日观点
   第03版:要闻快报
   第04版:都市新闻
   第05版:防汛抗洪
   第06版:防汛抗洪
   第07版:光影太原
   第08版:社会新闻
   第09版:社会新闻
   第10版:热线新闻
   第11版:经济新闻
   第12版:综合新闻
   第13版:中国新闻
   第14版:中国新闻
   第15版:中国视点
   第16版:广告信息
   第17版:中国关注
   第18版:中国广角
   第19版:文体山西
   第20版:文娱新闻
   第21版:文娱新闻
   第22版:体育新闻
   第23版:体育新闻
   第24版:天龙悦读
画中话
防范“坑老陷阱”需疏堵结合
一周声音
路边的果子不可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