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0+观众”成电影市场独一档
日前,记者在保利国际影城上海世博店连续两晚走访发现,前来观影的观众大多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除此之外,有一位母亲表示“陪女儿来”,还有一对“70后”夫妻则是“孩子上学去了”。在新天地的UME影城、SFC上影影城美罗城店等电影院同样以年轻观众为主。
来自猫眼2022年购票用户数据显示:20岁至24岁观众占比24.2%,25岁至29岁观众占比22.2%,是电影市场两大“主力年龄区间”,而30岁至34岁、35岁至39岁则分别占据18.3%和13.9%。20岁以下观众没有延续过去两年上升之势,由2021年的8.5%降至6.7%,不过“00后”观众仍在持续提升、“05后"观众逐渐走进电影院,正成为市场新力量。相比之下,“40岁以上”人群虽然年龄跨度大、人口总数多,但作为电影观众仅占14.7%。
猫眼研究院分析师刘振飞介绍,从目前的观众年龄数据统计情况来看,17岁至18岁开始观众占比迅速提升,22岁至23岁达到观影占比峰值,27岁至30岁左右则开始快速下降,40岁左右的单一年龄占比已经降至1%以下。
“从趋势来看,30岁前后生活重心转向家庭是观众文娱消费习惯改变的核心原因,不过2023年《熊出没·伴我“熊芯”》票房突破14亿元,成为中国电影市场首部票房破10亿元的亲子电影,反映出亲子市场的强大潜力。40岁开始,观众文化消费渐渐转向其他市场。”
2 “40+观众”主要靠吸引题材
“我实在是没时间去电影院。”今年45岁的教育行业从业者武先生有两个儿子,“这个年纪在企业是‘夹心层’,本来事就多;业余要辅导孩子功课、参加兴趣培养,每周末还要安排全家亲子活动,首选是在户外,时间排得很满。”武先生印象里,上一次看电影还是《我和我的祖国》。
“累”是不少40岁以上观众不再轻易走进电影院的共同理由。去年至今,41岁的刘啸看了两场电影,“一场是很多朋友都说不错的,我和太太找了一天晚上等孩子休息了去看,结果我俩都在电影院里睡着了。”刘啸说,最近的一场则是带孩子去看《熊出没》,“在电影声和孩子的叫声中我又睡着了。”他从事外贸行业,“这几年压力比较大,也要熬夜,但精力确实不如当年”。
而漆黑电影院里的光影刺激和震耳欲聋的声效则是部分观众不再进入电影院的原因。“现在的电影屏幕很大,有些视觉效果故意刺激,还有声音效果,一下一下都像敲打在我心脏上。”今年54岁的刘女士已经多年不进电影院,尽管孩子常常鼓励她去感受,但她仍觉得漆黑封闭的环境“让人不舒服”。
此外,还有部分40岁以上的观众则认为如今流行的电影题材对他们不再有吸引力。“目前影院排片高的电影大片,不少是强调视效的,这对我来说已经没必要了。”今年48岁的王女士从事艺术品交易工作,她更喜欢能引起人情感共鸣和思考探讨的电影,“但这类电影对视效要求没那么高,反而对观影环境要求更高。相比身边坐着陌生人甚至还有人聊天、玩手机,有片源的情况下我会首选在家里看投影。”
3 “40+观众”期盼文化更多元
“千万不要小看中年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热情。”最近,杨旭一直向周围人推荐《灌篮高手》电影,“情怀拉满,品质上乘,票房肯定要爆”。然而当同事推荐给他一套《灌篮高手》手办时,却被他嫌弃“谁买这塑料玩意儿”。
“从收益的角度,项目首选还是对准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从事影视制作的吴先生坦言,无论从电影票房、衍生品开发到IP延续,影视产品开发还是针对年轻人,“数据不会骗人。比如《流浪地球2》众筹的衍生品中,有多少会是40岁以上的人购买的?”
40岁之后,杨旭文化消费的重心已经转向舞台剧、音乐会等。“虽然单价高很多,但一方面可以现场感受作品魅力,另一方面还有文化活动可以参与,比如有的舞台剧后可以跟主创交流,有的展览会配套专家讲座等,文化消费有延续性。”
在杨旭看来,电影是最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可又是离大众最远的,“路演可能是唯一可以和创作者交流的渠道,但普通观众根本买不到票。”
不少观众也表示,希望除了看电影本身,还能有更多的增值服务。王女士建议,海内外很多剧场会深入社区,以剧场“粉丝团”的方式组织编剧课程、剧本朗读、实验版赏析等多种活动,希望未来电影也能有这些拓展:“让不同的消费者都能获得满意的文化服务。”
据《解放日报》 钟菡
本版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