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声音不断传到他耳畔时,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问自己:“我能干什么?我要干什么?”很快,他得出结论:“我要创业,为自己的将来拼一把。”毕业后,他投身于新材料领域,围绕矿用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应用展开研究。
我省是煤炭大省。煤炭开采伴生着诸多问题,如地面塌陷、煤帮松软、地表裂缝、围岩断层等。史晓亮创业选择了高分子领域。据介绍,高分子材料渗入煤层裂缝后,可以提高煤岩体的整体强度,能很好解决各种具有安全隐患的煤层问题,减少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率以及人员伤亡率,降低财产损失。
2017年,山西浩博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了。“成立之初,公司人手不够,自己就是多面手。”史晓亮一人身兼数职,不论是材料配比、研发,还是生产、装货、运输、技术服务,他都亲力亲为。
一次,有一批货,客户要得急,公司初创5人团队加班加点赶工生产,两天一夜连轴干,生产好产品后,立马装车就给客户送货。半路上,货车车胎爆了,史晓亮赶紧联系车辆转运,在没有叉车的情况下,他和司机两个人徒手倒完5吨货。最终,货品被按时送到了客户手里。
“‘抓住机遇求生存’是公司那时提的口号,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只想迎难而上,横下一条心,背水一战。”他说。
“一定要让自己走出去,让企业走出去。”凭着一股敢闯敢干的劲头,史晓亮带着企业攻坚克难,爬坡过坎。
有一段时间,我省多所高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堂上,总能看到史晓亮求知若渴的眼神。除关心公司生产之外,去大学旁听专业课,曾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翻资料、记笔记、虚心请教教授,这些“功课”,他一件都没落下。
行业展会,是了解企业所在行业最新动态资讯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史晓亮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大展会现场,结交行业精英,把握企业发展机会。
展会上,一个微小之举,可能蕴藏着一次难得的合作机遇。在北京一次展会上,史晓亮在各大展位前仔细观看同行们的产品,他行走间,看见地上散落有几张名片,有的被人踩过,上面还留有鞋印。他弯腰拾起一张名片的瞬间,目光遇到另一个正在捡名片的人——一家高分子原材料的生产商。之后,那家公司成了山西浩博瑞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合作伙伴。
“那家公司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很有潜力,正是展会上我捡名片的无心之举,打动了对方。在之后的合作谈判中,对方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接着,有了两家公司的合作发展、共同进步。”史晓亮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史晓亮时刻铭记党的教诲。他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大于企业之利。
“乔木亭亭倚盖仓,栉风沐雨自担当。”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随后蔓延波及全国。医疗物资短缺,是当时的一大难题,史晓亮在心里一遍遍问自己:“除了配合各项防控工作,我还能做点什么?”他想到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捐献爱心物资支援战“疫”一线,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彰显责任担当。
几经辗转,他找到一家消毒液生产厂家,购进15吨消毒液,赠送给山西省红十字会10吨,太原市尖草坪区红十字会5吨。当时,消毒液社会需求量大,生产厂家没有充足的人手提供包装服务,15吨消毒液,是由史晓亮和其他4名同事利用一天时间,一桶一桶装完的。
能为抗疫尽一丝绵薄之力是史晓亮的愿望,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能与全国同胞的努力连成一片,一起传递社会正能量。“事情做过了就知道它并没有那么艰难,责任尽过了,方知更有一份苦尽甘来的喜悦。”
拳拳之心、热血之志。什么是热血?“热血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是越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史晓亮做好了迎接挑战、一往无前的准备,“公司将打开解放思想的阀门,积极推进科技研究院项目,向国际化企业方向挺进。”他说。
记者 弓凤飞
(图片由史晓亮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