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2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太原的“七月半”习俗

彭庆东

  农历的七月十五为“中元节”,这一天的活动主要是追怀先人,敬祖尽孝,有老太原人又叫这一天为“七月半”。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七月半”与清明节、十月初一统称为我国三大主祭祀的传统节日。这一天里,老太原人家的祭祖规模虽不及清明,但敬奉时依然行礼如仪,事亡如存,诸如供瓜果、蒸面塑、放河灯等,无不寄托着人们的哀思和祈愿。

  供瓜果。七月乃吉祥月,“七月半”则是初秋丰收的日子,所以祖茔前的供品要有时鲜果蔬。最主要的还需奉上新收获的谷粮,请祖先品尝,即让祖先也分享秋收的果实,以报答神灵和祖先的荫庇,老太原人称之为“秋尝”“尝新”,“七月半”则又有了“秋尝节”和“尝新节”等叫法。

  更有一种雅称叫“荐新”。据清初《徐沟县志》记载:“献麻谷,曰荐新。”麻是织布原料,谷是粮食作物,荐为进献之意,新指时令食物,“荐新”意即用新收获的青麻粟谷等吃穿用品进献祖先,表达的是感恩先人庇佑,祈祷的是连年丰衣足食。也感叹老太原人,将一个寄托哀思的日子激励为告慰祖先的“丰收节”。

  蒸面塑。老太原人过节,往往会有节日的独特食品,过“七月半”也不例外,蒸面塑即是循时应节之景。

  “七月半”面塑的形状主要是面羊、面人。蒸面羊的习俗来源于“羊羔跪乳”的民间故事,早年间是姥姥或舅舅给外孙(甥)送一只小羊羔,告诫孩子要从小感谢母亲的哺育之恩,后来逐渐演变为用白面捏成羊的模样,蒸熟后代替活羊;还有一个版本的传说是来源于“爱礼存羊”的成语故事。老太原人一般是蒸三只尺把长的面羊,取“三羊开泰”吉祥语义。所蒸面羊形状多数是卧圈式,四肢盘曲,四蹄平伸,有的犄角直竖,有的垂耳仰头,憨态可掬。

  蒸面人则来源于“麻胡吃小孩”的民间传说,也有袪祸避害之意。此外,还有蒸寿桃、面鱼、面马、面兔等。因为羊是动物界祥瑞之阳物,故又将所有形状的面塑统称为“面羊”。除了祭祀,还用来走亲访友,所以老太原民间还有“七月十五送面羊”之说,后世的“七月半”又被人们视作吉利吉庆的“面塑节”。

  放河灯。“七月半”最热闹的祭祀要数夜晚的放河灯了,即把点燃的灯盏放到河、湖水面上,任其带着人们的思念和祈福随波逐流。因为河灯大都做成荷花形状,故又称“放荷灯”。河灯是手工扎的,用浸过蜡的硬纸板剪成莲花形,上面插上蜡烛,或用面粉做成灯盏装豆油并点上灯。

  老太原的人们放河灯多在后小河。放河灯多半是由官署或寺庙牵头,后小河跟前的古圆通寺自然成为当地放河灯的集结点。夜晚,寺庙道场活动后,众僧率市民出寺院沿河燃放河灯,烛火繁星,交相辉映,“绕城秋水河灯满,今夜中元似上元”的壮观景象,吸引大人孩子争相观看。

  逮蛐蛐。那时小孩也过“七月半”,与大人过的方式不同,他们忘不了“七月半”也是“蛐蛐节”。蛐蛐属秋虫,刚立秋时很少听到蛐蛐鸣叫,到“七月半”前后遍地奏响悦耳的“秋声”。五六十年前,城里路边空地生长着荒草丛,城边有小菜地,因而有秋虫。不过“七月半”逮蛐蛐也较难,因为此时秋虫中的油葫芦、蝼蛄及蚂蚱等长得酷似蛐蛐,孩子们闻声而去,翻砖石扒泥土,看到秋虫就用蛐蛐罩逮。但往往忙了一气,满头大汗,误逮到许多“伪蛐蛐”。

  还有一些与“七月半”祭祖无关的习俗,如地头挂田幡驱鸟护谷,挂纸旗禳除冰雹,屋檐悬“旱棒槌”祈晴止雨,还有城北郊乡村祭魁星等等;有习俗称“七月半”叫“鬼节”,但昔日老太原人过“七月半”并不阴森恐怖,而是积极地祈祷,欣悦地祝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今日观点
   第03版:要闻快报
   第04版:经济新闻
   第05版:社会新闻
   第06版:热线新闻
   第07版:为民创城不停步
   第08版:中国关注
   第10版:中国新闻
   第11版:中国视点
   第12版:中国广角
   第13版:中国广角
   第14版:中国视点
   第15版:中国广角
   第16版:国际新闻
   第17版:国际关注
   第18版:国际广角
   第19版:文娱新闻
   第20版:文娱新闻
   第21版:文娱新闻
   第22版:体育新闻
   第23版:体育新闻
   第24版:天龙晋风
说说“nǎn泥”
印记山西戏曲
《碧海蓝天林徽因》节选
十八般武艺做面食
老太原的“七月半”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