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严石经》与晋阳

冯巧英 赵桂溟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 则天皇帝亲序》拓片
  唐代翻译的八十卷《华严经》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佛教经典,这部佛典译毕不久,就镌于石上,置于晋阳,至今大多保存完好。

  晋阳镌经典

  八十卷《华严经》这样一部堪称国宝的佛经,为什么会镌刻、安置于晋阳,并得以保存千余年,这当然不是偶然的。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从晋阳的历史地位考虑。晋阳,自公元前497年建城,至宋初旧城毁,一直是北方重镇。五胡十六国、北朝时期几度成为政治中心。有人总结,从北魏后期到五代,四百多年间,几乎形成谁占有晋阳谁就可以得天下的局面。如:晋阳被北周攻陷,一个月后北齐就灭亡。晋阳是唐王朝的“龙兴”之地。武德二年(619)刘武周攻占晋阳,李渊惊恐,甚至想“弃大河以东,经营汉中”;新生的唐王朝亟亟可危,李世民率军出击,一路力战,收复了晋阳,保有了新王朝的战略基地。五代时有三朝以太原为都,后汉凭太原能和后周、北宋抗衡二三十年,可见中古时代太原的战略地位。

  其二,从武则天与晋阳的特殊关系考虑。从则天皇帝当时政治环境看,长安是李唐的建国之都,李唐朝廷的政治势力自然根基扎实,所以武则天长时间在神都洛阳听政。洛阳虽然己培养了一批武周朝新贵,可根基如何,尚来不及检验。晋阳,既是李家龙兴之地,又是武则天祖籍,武家亲旧从龙之臣众,自然基础好。她立为皇后不久的显庆五年(660)就与高宗一起巡幸晋阳,期间,减免当地赋税、商税,给地方官加勋级,亲族故旧“赐帛各有差”,版授当地八十岁以上老人为“郡君”,等等。她称帝第七年,钦定太原为“北都”。这一切,政治用意不言自明。

  其三,我们还应特别留意晋阳一带浓厚的佛教氛围。查历史上北魏至北齐是一段极为崇佛的时代,从高欢掌控东魏,以晋阳为霸府,到高洋建北齐,以晋阳为陪都,到北齐亡,前后不满50年,高家父子祖孙在晋阳西山广建佛寺,开凿石窟,造佛龛,雕佛像,佛教极为兴盛。北齐亡后虽经周武灭佛、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但许多佛寺、佛像还是保存了下来,整个社会对佛教的信仰依旧,或更加深入人心。显庆五年(660),武后和高宗登龙山童子寺瞻礼,还赋诗抒怀。可以说,从北齐至唐,佛教在晋阳从未衰竭过。

  风峪藏石经

  关于《华严石经》,官书也罢,地方史志也罢,为什么很少述及呢?检点《华严石经》初刻原始记录,已邈不可得。明《永乐大典》转引《元一统志》记载,元代晋阳古城西三里的风洞石经藏院所藏为 “唐人所书《华严石经》”。那么,初刻于武周后期的《华严石经》,风洞是它原来的供奉处吗?如果是,为什么?

  晋阳《华严石经》受冷落,恐怕第一是政治原因。石经的镌刻是在则天女皇亲自倡导督促下进行的,内中包括了她新造的字。李家复唐后,哪怕从肃清政治影响的角度,也不会大肆弘扬的。其后四十多年又遭武宗灭佛,像这样的佛门之宝,能存在下来就属不易,官、私都以不张扬为宜,故而官方各种记载基本没有相关记载。唐代,私人笔记类著述还未成风气,石经逐渐不被大众所知。

  石经,从政治清理的角度已不宜张扬,但它又是佛门重要典籍,是多少人的心血和精神寄托,猜想当时费了一番筹划,将它们安置在了风峪口旧寺的大殿底层。

  所说这座旧寺,要从北魏说起。史书记载,北魏迁都前,平城(今大同)曾建有五级浮图,太原照此例曾建有三级浮图。太原此浮图入史是因北魏末年尔朱兆为其叔父报仇,攻占洛阳挟持孝庄帝回晋阳,在三级大寺杀之。三级大寺建在哪里,无任何记载。具体样式也无图例可寻。我们只能从当代张弓先生著《汉唐佛寺文化史》的第一部《寻蓝记》中看到,在新疆库车县西北发现的两处古塔寺遗址照片。而晋源风峪口藏石经的风洞被彻底毁掉时的照片,与上述新疆两残寺外形极相似。二者存在时间,大致同时,新疆的略早几年。

  另,山西长治长子县有法兴寺(国保单位),有一石殿,完全没有汉式殿宇风格,是唐初修复的。

  据上世纪50年代初张友椿《晋祠杂谈》具体描述风洞内里情景 :“所说风洞就是从正殿(风神娘娘殿)神龛后,下阶十数级即抵洞口,向内一观,黑暗无光,所以清初朱彝尊记风洞文有‘燎薪以入’句。洞的当心处,筑一石台,形如莲花,高达丈余,上撑顶蓬,即后院之地。四面皆方,都垒有石碣两层,台的四围壁间,也是垒有石碣两层。台和四面围壁相隔三四尺宽,游人进去,就是从这三四尺宽的道路上转上一周。看看两面环列的经幢,也就是‘朱记’所说的‘惜皆掩其三面,未纵观其全也’。” “这些经幢十之八九系四面石柱,余则五角、六角、小八角不等。高则三四尺间,有一二尺的,随着石块高低而刻,不拘一格,字均楷书,遒劲有力。”以上记述又与法兴寺石殿内部极相似。

  又,风洞所在位置就在隋仓城西墙外。可见隋朝在晋阳修仓城时已毁了残颓的三级大寺部分地表建筑。北齐所建佛寺大率在西山,北魏建三级浮图当是在平川边缘,又在峪口,自然与人为均使其难以保存。只留下底层被乡人在上面盖起了风神庙,来掩护、保护地下宝藏《华严石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冯巧英 赵桂溟
~~~赵 瑜
~~~希 夷
~~~梁计元
~~~张贵桃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地方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时事新闻
   第05版:专题
   第06版:视点
   第07版:晋韵
   第08版:专版
《华严石经》与晋阳
白居易治水之识
晋源庙会多
警卫员的故事
国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