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卫员的故事

梁计元
  杨昌富,祖籍五台县。家境贫寒,欠下村里地主的地租,无法偿还,在1940年,年仅九岁的他随父亲杨老六与母亲范金莲,躲债来到晋源赤桥村。1948年,十七岁的杨昌富已长大成人,高高的个子,英俊标致的脸庞,在村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好后生。

  太原解放战役期间,华北野战军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徐向前、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周士第等领导,以及前线指挥部,曾驻在赤桥村。地处晋源地区且早已获得解放的赤桥村民,见解放军大军驻扎村内,莫不欢欣鼓舞。男人们抬担架支援前线,女人们则为解放军缝补、拆洗衣被。村里的年轻人,更是兴奋异常,踊跃报名参军。杨昌富就是其中的一员。

  据说,杨昌富家与兵团周士第所住的院子不远。有一天,周士第见杨昌富从门前担水走过时,便叫住他说:“小伙子,我调查来,你是贫苦人家出身,又是迁来赤桥的五台人,与徐司令员是老乡。我问你,你愿不愿意参加解放军,来指挥部当警卫?”

  杨昌富听了,高兴地答应说:“我愿意!”

  就这样,杨昌富当了周士第的警卫员。

  晋中战役胜利后,阎军头目赵承绶被活捉。兵团首长得知消息后十分高兴,立即派杨昌富等警卫战士赶到平遥,将在平遥投降的一批阎军将领押回来进行审讯,让他们提供太原城内及城外的兵力部署情况。兵团首长们将所获口供细致分析后,把太原敌情向党中央作了汇报。上级为更有把握拿下太原城,特意从四野调来炮兵部队。

  为了将炮兵部署在打太原的有效射程内,周士第亲自带队赴西寨村东北处的汾河湾部署炮火。杨昌富也随同首长前往。不料,他们在汾河湾的一条农渠上,突然与阎军的一小股巡逻兵相遇。双方都没有思想准备便迎头撞上,甚至来不及开枪射击。

  只听周士第一声令下:“拼刺刀!”警卫战士们就冲了上去。

  这真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杨昌富个头大,出手狠,接连刺倒两个向首长扑过来的敌人。

  当他刺入第二名敌兵身上的刺刀还未拔出来的瞬间,迎面又一敌兵端着刺刀朝他刺来。杨昌富来不及拔刀,只好用双手紧紧抓住对方的刺刀。

  就在这时,只听一声枪响,那个阎军脑瓜当即开了花。杨昌富扭头一看枪响处,原来是周士第救了他一命。杨昌富顿时就来了一股不怕死的勇气,他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的双手已被刺刀划割得鲜血淋淋,而是立马从敌人身上拔出刺刀,护着周士第,与战友们一鼓作气,向敌军杀去。

  战斗结束后,周士第一看杨昌富双手鲜血淋淋,赶紧让人给他包扎。

  后来,为了进一步摸清太原外围敌情,杨昌富又随周士第来到南堰村北视察战地情况。不料刚出村不远,只听轰隆一声,周士第骑的战马踏响了地雷,连人带马朝前栽了下去。

  杨昌富立即扑上前去,把周士第从地上扶起来,着急地问:“首长没事吧?”

  周士第从地上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急忙看他的战马,只见马的一条腿已断了半截,倒在地上挣扎。见状,周士第吩咐把战马先弄回南堰村里去,然后转身要步行去前线。

  当下,好几个警卫员都劝首长说:“要不咱们先不要去前线了,先回村休息休息再说。”

  周士第说:“怎么!你们怕了?”

  众人一听,都知道首长那股不怕死的脾气又上来了,谁也劝不住他,只得跟随着首长步行去前线视察战况……

  打下太原后,那个密告黄樵松军长起义的戴炳南,见大势已去,为了保命,费尽心思,先是炮制了一个坐汽车遭炮弹轰炸死亡的假象。尔后,又藏在他连襟家的隔墙中逃避搜查。不想恶有恶报,藏来躲去,没过两天,还是被解放军活捉了。

  后来,杨昌富回忆起这段历史时,说:“解放军抓住戴炳南,把他从连襟院里揪出来时,我就在现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冯巧英 赵桂溟
~~~赵 瑜
~~~希 夷
~~~梁计元
~~~张贵桃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地方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时事新闻
   第05版:专题
   第06版:视点
   第07版:晋韵
   第08版:专版
《华严石经》与晋阳
白居易治水之识
晋源庙会多
警卫员的故事
国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