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刖人守囿 青铜流韵

吴 楠
制作精巧的青铜刖人守囿六轮挽车
  它们穿越时空而来,人们视若珍宝;它们定格了历史的瞬间,将尘封的记忆带到我们面前。它们或气势磅礴,代表了社稷的庄严;或命运多舛,牵动着国人的心弦;或精妙绝伦,惊艳了世界的目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铜器。

  1989年出土于山西省闻喜县上郭村、珍藏于山西青铜博物馆的青铜刖人守囿六轮挽车,是两周机械制造水平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原霸主晋国先进生产力的典范。

  这是一件精巧的青铜厢式六轮车,一个成年人的手掌就可以将它轻松地托起。铜车虽小,却恰似一个最早的私家动物园“苑囿”的微缩景观。车厢盖上有4只圆眼尖喙的小鸟,敏捷机警,只需用手指轻轻拨动,它们就能360度转动起来。这是因为工匠在小鸟内部灌了铅,使其重心向下,最终落在顶针上,使摩擦力大大减小,小鸟便可以因风自转,这或许就是我国古代测风仪“相风鸟”的原形。

  顶盖中间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猴子,乖巧灵动,捏着小猴子轻轻提起,便可打开厢盖。而在车身四周,20只形态鲜活的动物栩栩如生。两只顽皮的小老虎在嬉戏玩耍,几只熊奋力奔跑,几只小鸟振翅欲飞,似乎能听到猿啼熊吼,鸟鸣虎啸。

  铜车车门旁一个男子引人注目。他没有左脚,拄着拐杖,木然地望向前方。他就是受到古代刑罚的刖人。刖,是一种砍掉犯错者左脚的刑罚。《周礼》记载“刖人使守囿”,让受到砍脚刑罚的人去看守贵族饲养珍禽异兽的囿苑,这就是“刖人守囿车”名字的来历,而它也成为我国古代刑罚史上一件重要的实物见证。在刖人的背上,还刻着一只飞鸟,似乎在表达着他内心对奔跑和飞翔的向往、对健全的渴望。

  说到刖人,古有“屦贱踊贵”的典故。相传,齐国齐景公骄奢淫逸,滥施刑罚。一天,齐景公问贤臣晏子说:“晏子啊,你久居于闹市之中,那你可知道如今这市面上什么东西卖得最贵,什么东西卖得又相对便宜呢?”早想劝说齐景公的晏子赶紧回答:“如今市面上履贱踊贵。主公,自您执掌齐国以来,赏罚分明,不过或许您对百姓的要求太过严厉,许多人稍有过失便被施以刖刑,砍去他们的脚,所以穿鞋的人越来越少,而需要假肢的人却越来越多,自然是鞋子便宜,而假肢昂贵了。”齐景公由此醒悟,开始减轻刑罚。

  经历2000多年的沧桑,这样一件精巧的青铜小车依然完整。经过修复后竟有15个构件可以活动,顶部360度旋转的小鸟、能够转动的车轮、随意开合的顶盖和侧门上可以活动的门栓……这样一件青铜器,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同时也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卓绝的想象力,看到了古代工匠杰出的制作技艺和铸造工艺。它的精巧华美,折射出巅峰时代晋国工匠精益求精、专注技艺的敬业追求。而这样的工匠精神,也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千年过眼,一脉相承!

  山西省博物馆协会供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地方新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光影太原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国际新闻
   第07版:视点
   第08版:文博
《天堑通途》
宋元“惊喜盏”
沥 粉
何谓“山水钞”
刖人守囿 青铜流韵
谭嗣同与“残雷”琴